• 146阅读
  • 0回复

我爱峇厘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01
第7版()
专栏:

我爱峇厘舞
戴爱莲
1955年,我随中国访问印度尼西亚文化代表团去到“诗之岛”峇厘时,它那风景如画的大自然顿时把我吸引住了;然而,最使我迷恋和难忘的,还是峇厘的舞蹈和音乐。我欣幸我国人民能有机会欣赏这种举世闻名的舞蹈,我相信峇厘艺术友好访问团在我国的访问演出,一定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正像峇厘岛人信奉的宗教是印度教和佛教的结合一样,峇厘舞蹈和印度、缅甸的舞蹈也有相似的地方。他们舞蹈时,眼睛和头部的动作、面上的微笑和印度舞蹈很相像;身体的角度、姿态、走路的方式,特别是在“蜜蜂舞”中所见到的,又和缅甸舞蹈极近似。但是,他们双手十指向两边横着的摆动,和流星般转动的眼神,却是峇厘舞蹈演员所特有的。我很少见到这样富有表现力的手势和眼睛。峇厘舞蹈和伴奏音乐的乳水交融,好像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浸在音乐中了。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表演者的脸部,你会很有趣地发现:表演者的眼睛时而睁得很大,嘴角露着甜蜜的微笑,一瞬间却变得非常严肃;他们的眼睛跟随音乐的节奏变化得这样巧妙,真是令人惊异。
这一次峇厘艺术友好访问团带到我国来的有七种舞蹈,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勒刚·格拉敦舞是一种宫廷舞蹈,和其他现代舞比较起来,动作细致,表情含蓄。舞蹈者头戴插着两枝花的金色花冠,一块长的胸饰垂到脚前。格比阿舞是比较近代的舞蹈。动作较大,显得很轻松、活泼。这种舞蹈有坐着和立着跳的两种。坐着跳的是男子,他左手拉起“沙龙”的裙角,半蹲着急速地舞起来,美丽的裙子飘舞得漂亮极了。立着跳这种舞的是女子,却是装扮成男子来跳的。峇厘士舞有很多种,表现英雄人物时,表演者戴着用许多小蚌壳做的帽子,在长袖的衣服上,有一条一条的五彩飘带,背上背着一把宝剑。面具舞跳的是峇厘士舞,戴着不同面具的人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格楂克舞是一种很古老的舞蹈。两千年以前,当峇厘还没有打击乐器时,人们创造了这种利用人声伴和的舞蹈。人数多到一百多人的这种“人声乐队”,歌声纯朴、和谐,富有节奏感,真是别有风趣。竹筒舞是一种用竹子作乐器伴奏的舞蹈。它是1946年印度尼西亚人民在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时期,为慰问游击队而创作的一种新型的抒情舞蹈:动作简朴、轻松愉快。现在,它已成为普遍流传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当女的用扇子碰到一个男的时,那个男的就要跟着女的一同跳起来。常艾尔舞是峇厘青年平时喜爱的集体舞,它像我们的秧歌舞一样在民间广泛流传。青年们唱着民歌就高高兴兴地跳着。峇厘舞蹈非常丰富多样,但是我们从表演者的帽饰、服装和音乐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种类。
艺术团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峇厘舞的优秀演员。尼·鲁·楂宛是一位个子不高,有着东方女人特有的典雅风貌的业余舞蹈家。受到东西方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任何杰出的舞蹈家一样,尼·路·楂宛的舞蹈技巧娴熟、感情饱满。她全身的动作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她舞得那么自然、舒畅;她的每一个姿态都像一具出色的雕塑;一个动作连接一个动作,一点也看不出衔接的痕迹。她的美妙的舞蹈和那少有的“嘎木兰”音乐配合一起,像流水静静地流过小溪;像诗人轻轻地朗诵着诗篇;像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出现在观众眼前。伊·巴·奥加是盘坐式的格比阿派的优秀演员,这种舞蹈的动作急速、敏捷;因为是坐着或者半蹲着来表演的,特别要求身子的灵活。伊·巴·奥加的健美的姿态,精巧的手语,闪闪有光的眼神,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弦,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他鲜明地创造了巴拉王英俊、刚毅的形象。他和楂宛夫人一样,表演得那样美妙,使舞蹈和音乐结合得那么紧密;当你看到舞蹈中所表现的东西,你也会从音乐中感受到它;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也会在舞蹈中见到它。
我无法一一介绍这么多优秀的峇厘舞蹈家的美妙的演技。我只想告诉你们,亲爱的朋友:“我爱峇厘舞。”(附图片)
巴拉王舞中的巴拉王(伊·巴·奥加饰)和尼·苏拉西仙女(尼·路·楂宛饰)。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