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把农产品采购工作做得更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09
第3版()
专栏:

  把农产品采购工作做得更好
  农产品采购部部长 杨一辰
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
我国地大物博,农产品非常丰富。如果将许多尚未利用的农产品资源加以利用,可以提供许多发展农村副业的门路,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的财富。现只就农产品采购部所经营的几类品种来说:全国现有四十多种麻类的代用品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其中今年全国可以剥制的棉秆皮纤维即达九百二十万担,比黄麻的产量还多百分之三十。根据初步试验可以用于造纸、织包布、织麻袋、打麻绳、包电缆等。棉秆皮纤维的拉力不如黄麻,但耐碱、耐酸的能力却比黄麻强。用掺有棉秆皮纤维的麻袋包装食盐和肥田粉最为适宜。如果把今年生产的半数棉秆皮纤维利用起来,农民即可增加收入一亿六千多万元,还可以代替大量的棉和麻。只是棉秆皮纤维的成本目前每担约三十八元左右,比三等黄麻的价格还高三元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剥制和脱胶的方法,逐步降低成本。在畜产品中,出口一吨山羊绒,可以得到相当于出口二百四十四吨大豆的外汇,全国可以抓绒的山羊约有三千多万头,按每头山羊产绒五两计算,共可产绒九百多万斤,但是今年的收购数量为五百多万斤,还有将近一半的羊绒没有抓下来。目前全国绵羊毛的收购数量还不能满足出口和工业生产的需要,而牛、马、骡、驴等杂毛估计全国每年可产一万五千吨,现在只收购二百多吨,只占产量的百分之一点三。如果将这些杂毛利用起来,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顶替羊毛来供应出口和工业生产的需要。还有许多收益很大的农牧产品,也没有充分利用和发展。比如,养改良种兔子的收入就很大,一对种兔一年可以繁殖七十只,陕西省武功县前进第一农业社养了五十只改良种兔子,全年所卖幼兔及兔毛的收入即达二千五百元。又如,在安徽省养一千只鸭,一年的收入,跟二十五亩“千斤稻”稻田的收入相等。还可以得到鸭粪二万四千斤,能够肥田七十多亩。山东省郓城县养十只可产青猾皮的山羊,单是出卖青猾皮的收入,一年即可达九十多元。此外,凡适合于农业社或社员家庭副业进行初制加工的农产品,例如棉花、黄麻、猪鬃等,都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部分地或者全部地指导农业社和社员去进行加工。根据初步计算,上述几项农产品的初制加工,农民可以增加七千多万元的收入。
上面所举的只不过是少数例子,类似的生产项目还很多。在短期之内只要把上述几项生产发展和利用起来,大约可使农民每年增加收入三亿多元。而且这些生产项目,一般都不需要主要劳动力,不占耕地,成本低,周转快,易于组织生产。
为了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首先,采购部门要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调查研究和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强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经验,积极采购。同时,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科学研究部门和工业部门加强对农产品的研究试验与试用采用,贸易部门组织推销。可以肯定,只要大家动手,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将更多的农副产品充分地发展和利用起来是完全可能的。
改进农产品预购工作
过去几年,国家预购农产品只限于棉花等少数品种,今年春季对于棉花、茶叶、蚕茧、苎麻、烤烟、羊毛等都进行了预购,随后,又增加了秋粮的预购,国家发给农民的预购定金共十二亿余元。在生产季节分期发放预购定金,农民普遍反映很好,认为是“及时好雨”、“雪里送炭”,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资金和生活费用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和巩固农业合作制,并且可以使农业社的生产计划与国家计划相衔接,既满足了农民的生产要求,又使国家需要的农产品货源有了保证,还有利于全年各个季度货币投放与商品销售的均衡。今年我们的预购工作还存在不少的缺点: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仍然只强调将预购定金用于生产方面,对于提出适当的比例分配给社员作为生活开支,没有加以规定,以致多数农业社将预购款的百分之八十左右用于生产投资。这对帮助新成立的农业社解决生产投资的困难,虽然起了一定作用,但对于农民的生活困难,没有给予适当的照顾,群众是不够满意的。优待供应的物资也没有完全兑现。预购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宣传工作,做得也比较差。只有预购棉花的时间比较及时,其他品种都晚了一些。预购的手续也不够完备,少数农业社还有虚报、冒领的现象。有些地区歧视单干农民,扣留他们的定金。这些问题,在预购合同的复查中,才进行了一些纠正,今后应当引为经验教训。
我认为,在今后的一个长时期内,通过预购来采购农产品,可以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的采购制度。预购的品种和地区,今后还应当适当地扩大,除去产量
难于摸清的和零星分散的商品如鸭毛、杂皮等不进行预购外,一般的经济作物和主要畜产品都可以预购。预购的时间应当在生产季节之前。预购定金的比例,今后还可考虑逐渐的适当的增加。定金的发放,可以根据农业社生产追肥和社员预支生活费用的需要,分两次或三次发放。对于预购合同的内容,如优待供应的物资等,应该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办到的或者经过努力之后能够办到的,就可以列入合同;办不到的就不列入。在农民交售农产品的时候,必须将预购定金按时收回,以树立预购合同的信用和巩固预购制度。
改进农产品的等级检验
目前农产品采购部门对于农产品的等级检验是不完全准确的。据检查,有的地区对于烤烟的验级情况是:评级准确的只占采购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偏高、偏低和等级混乱的占百分之二十,在验级的偏差中,尤以压级压价的情况较多。河南的农民反映:
“国家收购麻,好坏一样价,只量长和短,不管质量差”。农业合作化以后,农业社出售的农产品量大而集中,如果验级不准,对于国家和农业社的利益,就会有更大的影响。单以棉花一项而论,如果验错一级,就会使国家增多支出或者使农民减少收入一点五亿元。
为了改进检验农产品等级的工作,我认为:首先,必须加强采购人员的政策教育和检验人员的技术训练,在工作中贯彻按质论价的原则,不得提级提价,更不得压级压价。第二、国家对于农产品的等级标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合理的规定。最好国家能成立统一的商品检验机构,免使国家或农民遭受损失和部门之间扯皮。第三、等级不要规定得太多,以便于群众掌握和监督(最近苏联验收棉花从六个等级减少为四个等级,我国的棉花共分十二个等级)。第四、逐步做到用仪器检验代替感官检验。第五、必须加强对于检验工作的群众监督,在检验工作中,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将国家规定的品质标准和等级差价向群众广为宣传,比如,展览各种等级的样品,印发各种图画,并且分别标明各种等级的价格。还可以由采购部门帮助农业社训练验级人员,逐步使农民群众懂得国家对商品质量的要求和掌握分等验级的技术。这样,农业社在出售前,就可以将产品分类归堆和分级整理。在收购的时候,采购站也可以吸收有经验的农业社社员参加检验,协商定级。采取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比较准确地检验商品等级,而且可以改进农民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分级整理的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第六、采购部门的领导机关应该组织力量,加强对验级工作的检查,及时地交流经验和纠正偏差,特别是压级压价的偏差。
规定等级标准和检验等级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政策问题,希望各级党委对于采购部门严格地加以监督。
农产品采购工作做的好坏,同五亿多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希望各级党委进一步地加强领导,以使农产品采购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