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国营工厂同公私合营工厂互助互学 上海十六个毛纺织厂管理水平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11
第2版()
专栏:

国营工厂同公私合营工厂互助互学
上海十六个毛纺织厂管理水平提高
本报讯 上海公私合营元丰、裕华、汇通、寅丰等十三个毛纺织厂,从今年二、三月份,分别跟国营上海第一、二、三毛纺织厂签订厂际互助互学合同以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生产成绩一月比一月好。
签订合同的十六个厂,在第一季度完成四项指标的(产值,产量,质量一等品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八个厂,第二季度有十个厂,8月份有十一个厂。这些厂的精纺毛织品的一等品率已经从50%—70%上升到98%左右,最低的也在90%以上。半年来已经有四个公私合营工厂接近先进厂的水平,八个厂达到中等厂的水平。
厂际互助互学组织,都是按照产品相同,地区相近自愿组织起来的。
厂际互助互学,包括生产、管理、科室工作、工会工作,以至于托儿所、厨房等等工作。国营厂在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的时候,有的采取上大课的方法,有时派专门人员到合营厂去,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例如7月下旬,合营新华纶毛纺织厂织造车间大量出纬挡次品,织出来的毛坯布稀密不匀。国营第三毛纺织厂和公私合营的寅丰,章华等厂知道以后,第二天就组织技术人员去帮助,克服了纬挡现象,使一等品又重新恢复到90%以上。
新合营的寅丰毛纺织厂原来根本没有计划管理制度,现在作业计划已经推行到班、组,每个工人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生产指标。合营较早的章华毛纺织厂,今年5月以前,每月还经常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生产任务要推到月末去完成,推行作业计划以后,现在差不多做到能够每天均衡的进行生产了。
国营厂也到合营厂学习,半年来,国营第二毛纺织厂到合营厂去学习一百十一人次,学来了不少的经验。有一次帮助合营中国毛纺织厂改进绒线质量的时候,发现中国毛纺织厂绒线分克过磅的经验很好,学习这项经验,恰好解决了自己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绒线重量偏轻的问题。
厂际互助互学的形式很好,它充分体现了先进带动落后的精神。这种方法可以使学习对象固定,便于合营厂有计划地深入地学习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做到了“缺啥补啥”。有了合同,加强了国营厂帮助合营厂的责任感。签订合同之前,合营较早的工厂曾经有派人到国营厂学习的要求,但是往往“要经过主管局的批准”,或者“保密”等的限制,即使费了很多手续到国营厂参观,也不准作记录。因而一般合营厂都感到“学习难”,学习效果不大。合营的厂子中也有不肯向国营厂学习的。厂际互助互学合同签订以后,过去那些人为的隔阂消除了。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互相派人学习或参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