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把电力工业向前推进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11
第2版()
专栏:

把电力工业向前推进一步
电力工业部部长 刘澜波
在党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和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中,都指出了加强电力工业的建设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动力资源,提供廉价充足的电力,既可以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又必然会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特别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广泛应用,都必须以电力为基础。因此,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电力工业需要先行一步。这一点,已为世界各国的经验所证明。特别是苏联四十年来坚持不懈地执行着的列宁关于电气化指示的经验,我们必须认真吸取。
全国有二十一个地区缺电
七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新建和扩建的电站项目,由于有了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技术援助,我们已经完成了抚顺、富拉尔基、太原、重庆、乌鲁木齐、上海、丰满、官厅、狮子滩等火力和水力电站的建设。全部电力工业的基本建设任务,明年可以提前完成。原规定的1957年发电量一百五十九亿度,今年就可能达到这个水平。但是这样的发展速度,仍远落后于实际的需要。特别是最近两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电源紧张的局面就暴露得更加明显。目前全国共有二十一个地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缺电情况。不少供电地区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现象。
发电设备增长得很慢
为什么产生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呢?主要是由于我们对新建企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认识不够,对近海各地的工业生产潜力估计不足,在确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不仅没有准备足够的备用设备,而且原计划中就存在着若干地区不同程度的缺电的问题。因此,当工业生产超计划上涨时,电力供应就更加不足。从全国五年计划执行情况来看,工业总产值1956年即将接近1957年的水平。如钢铁、棉纱等主要用电企业的产量,都将在1956年超过1957年的水平。可是发电设备仍按原计划规定的速度增长。从1949年到1955年发电量增加了185%,而发电设备只增加60%。特别是在1953年发电设备已达到充分利用后,四年来,发电量的增长每年平均为21%,而发电设备每年仍只增加16.5%。参考其他国家的情况,苏联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和英、美从1951年到1955年,发电设备的增长速度都大于发电量的增长速度。我们恰恰与此相反,发电设备的增长落后于发电量的增长,这就是历年来电源紧张的一个根本原因。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重工业的生产,用电受到限制的往往是地方工业、纺织工业及其他轻工业,因而我们也就常常受到来自这些地方和部门的应有的责难。
电力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都要有一定的储备。如果电力不足,就会同缺少钢材一样地影响到各部门的生产和基本建设的速度。但是,电力生产的特点是生产、分配和使用在同一个时间,它的产品不能储存。因此,电力的储备只能用增加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来解决。同时,只有一定的备用设备,才能保证各工业企业的增产和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而我们却有很多地区经常处于缺少备用设备的状态。例如北京、天津、唐山电力系统,虽然经常限制用电,今年第三季度检修期间,还缺少发电设备一万六千瓩。东北电力系统明后年也将出现类似情况。其它仅仅有一个电站的地区的情况也就可以想见了。
适当加大电力工业的建设规模
在整个电力工业中,应当怎样来安排发电设备和发电量的增长关系呢?参考各国情况,并根据我国几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当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落后的局面还不能根本改变,许多分散孤立的电站还没有联成电力系统的时候,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发电设备的增长速度,应该高于发电量增长速度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比例关系,并且适当地安排发电量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地部署电源的地区分布,电力工业就可能满足工业正常生产的需要,也可能大体应付工业超额增产的要求。否则,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缺电的情况还是难于改变的。
那末,目前缺电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呢?答复是肯定的。因为现有条件比较已往有所不同,今明两年国内外供应的发电设备将陆续到达七十万瓩以上;我们在完成历年计划的同时,技术力量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除了在全国大力提倡节约用电和合理用电之外,只要国家能够适当地加大电力工业的建设规模,目前电源紧张的状况是能够逐步得到改善的。
为了加速建设我国电力工业,还必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办法:
逐步建设大的电力系统
首先,要逐步建设大的电力系统。由分散在各地的水力、火力电源联接起来的大电力系统,可以组织几十万、几百万瓩以上的电力的生产和分配。这样就可以节省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可以合理使用动力资源;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迅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除继续扩大东北和京、津、唐电力系统外,将建设以三门峡水电站为中心的晋、陕、豫电力系统,以刘家峡水电站为中心的甘、青电力系统,以新安江水电站为中心的江、浙电力系统,以以礼河水电站为中心的云南电力系统,以上犹水、流溪河两水电站为中心的赣、粤电力系统,以乌鲁木齐电站为中心的新疆电力系统,还将建设四川和两湖的电力系统。将来长江干流水力资源开发后,就可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联合电力系统。
积极发展水力发电
其次,要积极发展水力发电。我国水力资源极其丰富,分布全国各地,靠近工业资源。尤其我国各大河流水患严重,在长江、黄河等河流上建设大水电站,可以综合解决防洪、灌溉、航运等问题,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国防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许多水力资源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工程量小,效益大,建设速度快,造价便宜,这些有利的条件为世界各国所少见。我国以钢铁和大水电站为中心布置工业基地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因此,我们应当尽多、尽快地修建水电站。对于河流的综合利用事业,我们将在中央统一安排下,同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
建设区域性大型火电站
还应当积极建设区域性大型火电站,采用高压高温的大机组。这样的好处是:建设快,造价低,节省燃料和生产人员。根据已有的经验,建设两台两万五千瓩机组的电站,一般用两年时间;即将在东北南部建设的八台五万瓩机组的电站,预计只要三年时间。两者相比,时间只多一年,而设备多了七倍。六千到五万瓩的机组,每瓩造价逐级约低15%到20%,生产人员逐级减少一半。因此,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根据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希望机械、电机制造等工业部门提早制造五万和五万瓩以上的发电设备,以逐步满足电力工业建设的需要。
对地方建设的电站和小型电力系统,我们将配合有关单位予以帮助。新疆、西藏地区的用电增长问题,我们已在分别采取措施,并准备积极培养地方建设力量。随着大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用电将会逐渐增长起来,在这方面也需要有计划地逐步加以解决。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电力工业的任务将是很大的,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全体电业职工的艰苦努力,不断改正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党所交给我们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