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足球宿将谈昨天的球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12
第4版()
专栏:

足球宿将谈昨天的球赛
 甸义·国安
昨日下午,足球选拔赛联队红队对上海队的比赛结束后,记者访问了十几年前在国内享有盛誉的足球名将、国际足球裁判李凤楼和十年前国内最著名的中锋、现担任“八一”足球队指导的戴麟经,请他们就这场比赛发表一些意见。
“这场比赛在国内足球比赛中是特出的,双方都充分发挥了技术,攻球的路线清楚,球踢得干净俐落。”李凤楼对记者的第一句话就这样说。
昨天联队红队在进攻时,采用了擅长的前锋交叉换位,利用三角短传突破对方中间的战术。上海队在进攻时的特点,则是利用两个边锋速度快切入禁区进行打门和用头球攻门。双方知己知彼、斗智斗力,使这场球赛更加扣人心弦了。
李凤楼认为:联队红队的战略部署是比较优越的,队员们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左内锋方纫秋踢得相当认真,他积极争夺球,经常在对方空隙地带跑动,因此上半场他的射门机会是比较多的,只可惜射出的球软弱无力。中锋史万春和右内锋张宏根担任了组织进攻的角色,他们头脑很清醒,给球准确,又都会射门,所以对方也用主要力量看守他们。但是即使这样,在比赛开始后的十三分钟时,张宏根仍和从者余互相短传,越过了上海队后卫,先射入一球。张宏根克服困难的精神还不够,有几次他比对方早半步得了球,他也宁愿把球拉回来,不带球切入。联队红队的前卫张京天和陈成达的进步很大,他们能控制住大部分中场球,还能向前助攻。
戴麟经说:“如果联队红队前锋能像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足球队员那样在对方禁区小范围内活动,这场比赛他们就可以踢进更多的球。”他还认为上海队采用区域防守,甚至把边锋都调回来防守,不是十全十美的办法。过去匈牙利足球队来我国比赛的时候,我们就是密集防守,前锋只留一两个队员在外面,因此处于挨打的被动地位。上海队的策略也有类似的毛病,前锋只留陈龙泉一人在外面,把速度快的边锋马津生等都调了回来,结果进攻无人配合,失球多,前锋的突击力量没能发挥出来;这样虽然增加了对方前锋射门的困难,但是边锋很容易带球传中,门前必定要经常出现紧张的局面。
李凤楼认为上海队在下半场把中卫长传高球至中央改为边锋从斜线将球传中的战术是正确的,这样,几个前锋可以一起赶向对方禁区,围攻大门。在下半场上海队将边锋马津生放到了前面,解除他退守的任务。戴麟经认为这个改变也是正确的。这样上海队截住球后,边锋马上可以向对方腹地切入,给对方很大威胁。但是由于上海队的后卫缩小防守区域,前卫得球后不能很快地组织进攻,而前锋多数又退后协助防守,前面只有一个前锋,孤掌难鸣。
最后,戴麟经和李凤楼觉得上海队的左边锋马津生速度快、头球好,肯积极抢球,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边锋。后卫王岳林抢球好,争头球时有把握,防守面积大,解救了不少险球,是一个出色的后卫。赵光华、陈龙泉也是不错的前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