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开门见山”新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12
第8版()
专栏:

“开门见山”新解
肖时聪
我不熟悉历史和掌故,不知道“开门见山”这四个字的来历,但是对于这四个字历来的解释,不免有些奇怪。向来的解释是这样的:有什么事情、什么问题、什么高见,一上来就说个明白,不必打哑谜,不必绕圈子,不必说废话,不必言必称尧舜,不必从盘古开天地说起,更不必说完了还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这个意思为什么用“开门见山”四个字来表示,是不大好解释的,因为一打开门,面前就堆着一座大山,岂不是把什么都挡住了么?
我以为这四个字的最正确的解释,到现在才算是找着了,使人不得不佩服古人颇有先见之明,为我们今天造了这样一句可以作双关解释的妙语。我们的好多文章、好多演说以至于小组会上的好多发言,就适合于我的这个“开门见山”的新解。因为说来说去,不知道在说什么,下笔数千言、数万言,离题也往往是数千里、数万里;做报告,一来就是三小时,四小时,五小时,六、七小时,以至十几个小时(确有根据,不是捏造)。一个开场白,数千字说不完,半小时不够用,一个“简短的结论”呢,对不起:数千字不够用,半小时说不完。中间还要绕圈子,几十个“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几十个“同时”,几十条“理由”,几十个“办法”,几十条“经验”,末了,还要声明一下,这不过是“扼要”地说明说明而已!真是,愿上帝保佑他。
这不是“开门见山”是什么呢!打开门来,什么也没有,就是一重一重的大山,过了一重山,又是一重山,用千万重山围成了一个大海——废话的海。而可怜的读者和听众,就被障蔽在这大山丛中转不出去,掉进这大海中,泅不出来。
但是好的榜样不是没有的,而且很多。例如,党中央一位领导同志做报告时,就常常是合乎“开门见山”的古义的。不管做什么报告,他的开场白往往只有不多不少的七个字:“今天讲×个问题”。
让我们还是恢复“开门见山”的古义吧。我的“新解”只是说个小小相声而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