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邯长公路上的纠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13
第2版()
专栏:

邯长公路上的纠纷
郭晓玉 彭良风
河北邯郸至山西长治,有一条长达二百零二公里的公路,它在河北境内有一百三十八公里,在山西境内有六十四公里。这条公路对沟通两省物资交流和活跃山区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邯长公路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利用群众力量建设起来的,由边区政府设立的“裕通运输公司”经营运输业务,全国解放后,这条公路上的运输业务,交由河北省邯郸运输公司和山西省长治运输公司管辖,邯长公路也就成为邯郸和长治两家运输公司的互通线路了。
然而,矛盾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无论是对邯郸运输公司说来,也无论是对长治运输公司说来,邯长公路上运输任务完成得好坏,在整个运输公司完成生产指标上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他们经营的范围内,只有这条公路路线长,往返都有物资,能保证车辆实载率。两个运输公司都想在这条线路上多运些东西,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情,然而,他们却因此闹起本位主义来了。1951年,长治运输公司因为运力不足,积压下大批物资,货主纷纷呼吁要解决长治运输堵塞问题。这时,邯郸运输公司接到上级指示,派车到长治支援。照理说,这种行动应该受到长治运输公司的欢迎,可是,事实不然,长治运输公司错误地认为这是邯郸运输公司到长治地区来“抢夺货源”,十分气恼。然而,货主有货,自己又没有能力运,怎么能不让别人运呢?恼来恼去,长治运输公司认为倒霉倒在自己的车辆太少,于是,就采取断然措施,派了一位同志带钱到邯郸地区来“游说”车辆。结果被邯郸市政府挡了回去。
至于在日常运输工作上,这两家运输公司都是只顾自己,不顾对方的车辆空驶而返。
双方领导上,从表面看来,也尽过一些努力来解决两个公司之间的矛盾。逐年都要签订协议、合同,每个月还开一次碰头会,但是由于始终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本位主义思想,矛盾不但没有解决,而且继续发展下来。
这种情况反映到两省交通厅运输局已不知多少次了,但始终没有解决问题。1955年7月,两省运输局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两省的运输局长,业务科长和两个运输公司的经理、业务科长等人,在邯郸住了八、九天,对以前的工作作了检查,互相提了意见,双方领导上也作了批判,并重新签订了协议。按说,经过这次郑重其事的会议,该解决问题了吧?不然,两省局长走后,本位主义反倒变本加厉,互相的刁难更加厉害了。
去年10月,邯郸运输公司的汽车由长治放空返回邯郸的,竟达一百七十余车次之多,每车次按载重三点五吨,运费按一百五十元计算,就给国家造成二万多元的空驶损失。邯郸运输公司认为空驶太严重,就派人到长治去了解,发现并不是没有货,而是长治运输公司不让运。例如当时就有四十多吨碎铜,手续办了半个多月,还运不出去。邯郸运输公司派去的人同长治运输公司的负责人争吵了半天,才勉强争来十几车碎铜。
自此,两个运输公司之间的矛盾更加深了。
在矛盾加深的情况下,两省运输局不得不采取最后措施,说是按照交通部“统一经营、各自核算”的精神,将邯长线的运输业务按邯四长六分开,并成立“邯长线汽车站”,互派站长,抽调三十名干部充实两站,专掌这条公路线业务。
这个办法由1956年4月1日正式实行。按说,这个办法该解决问题了吧?还是不然。对于本位主义者,如果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再完整的办法,再严格的制度,也一样被他们钻出空子来。4月中旬,长治运输分局(原长治运输公司)就玩了个花样,按原协议规定,长治运输分局每天早晨、中午各开两部班车,但是他们不经邯郸运输公司同意就擅自增加了一部早晨班车。这样作的结果,造成了邯郸运输公司班车的空驶或保证不了实载。
对于长治运输分局的这种作法,邯郸运输公司绝不会置若罔闻,于是,在前些时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这条公路上的武安运输站设在离公路半华里远的地方,而这个站装卸的货物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武安火车站。根据这种情况,长治运输分局驻武安的干部,建议将办公地点搬到火车站,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往返所造成的损失。当地党委支持这个意见,长治运输分局的干部就把办公室搬到了武安火车站邯郸运输公司的一间房子里。
邯郸运输公司的经理们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不顾长治运输分局搬这一次家,对节省开支,加速车辆周转有多少好处,硬把长治运输分局的干部撵到原来的地方去。难道他们不明白每辆汽车每次都要多拐一段路是一种浪费吗?不,他们是明白的,而且正是因为明白,才硬要长治运输分局搬回到原来的地方去。
请看邯郸运输公司这种故意刁难造成的损失吧:按武安站平均每天发三十部车计算(有时还要多一点),共往返多走三十公里,每车载重三点二吨,就浪费了九十六个吨公里,按每个吨公里最低运价零点二四五元计算,每天就浪费二十二元多,一年即达七千三百元左右。更重要的是时间上的损失,每拐一次,平均需用半小时,若按三十部车计算,每天就浪费十五个小时,等于每天有一部半汽车停驶。
目前,邯郸、长治两地都积压着大批物资,特别是进入8月份后,全力投入防汛抢运工作,空驶的现象已经没有了。但这并不是说双方的纠纷已随之而解,只不过是纠纷的重点与前不同罢了。现在,大家争的是长途的、容易装卸的物资,遇到这类好货,双方都整天派车;遇到短途的、不容易运的物资就一辆车也不派或尽可能少派车,以致运输堵塞现象长期不能解决。
什么时候在这条公路上才能不再发生本位主义的纠纷呢?邯郸运输公司和长治运输分局,你们两个单位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