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且莫“扶得东来又倒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13
第3版()
专栏:

且莫“扶得东来又倒西”
广东省一些地区在纠正了忽视发展农村副业生产的偏向以后,忽视粮食生产的偏向又露头了。这同样是领导上的一种片面性,应当及早防止和纠正。
吴尔祥
广东省在批判了农业生产领导上的片面性以后,一度萎缩了的副业生产已呈现日趋活跃的景象。据七个专区的统计,在这几个月中,由于开展了临时副业,已收入五千多万元,平均每个农业社收入一千元左右。
这里应当提出注意的一点,就是在积极发展副业生产的时候,丝毫不能动摇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方针。目前广东省有些地区在纠正忽视副业生产的偏向以后,已经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现象。据说,今年广东省各地农民对于晚稻生产的劲头大不如今年上造。有些地区的晚稻生长很不好。广宁县有的农业社的稻田里的草比禾苗还长得高;潮汕地区有些稻田已因虫害严重而被犁掉了;高要县有几千亩的晚稻已被旱死旱坏。原因何在?主要在于某些干部误解了发展副业生产的方针。有些干部甚至错误地认为:搞粮食生产既要除虫,又要抗旱,费工多,收益少,得不偿失;而副业生产则是费工少,收效快,得益又大。相较之下,他们对粮食生产就不感兴趣了。大埔县埔北的干部和农民对秋旱无动于衷,他们认为抗旱不如搞副业。他们说:只要能找到副业门路,即使晚稻都给旱死了也不要紧;有钱买米,政府会保证供应。各地农业社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把主要劳动力都安排到副业上,晚稻的田间管理给挤掉了。
这些忽视粮食生产的现象还处于萌芽的状态。但是,只要是一种错误,最好是在萌芽的时候就克服它。过去有些地区忽视了田间管理工作,现在想补救当然是迟了。现在晚稻已进入成熟期,田间管理工作可不能再忽视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