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一个县委会的秘书同志谈 如何克服文牍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0
第4版()
专栏:

一个县委会的秘书同志谈
如何克服文牍主义
一提起文牍主义,往往有人埋怨写文件、指示的人,为什么偏要把文件写得这样多,这样冗长!
我在中共河北省张北县委会做秘书工作,差不多每天都和材料、文件打交道,因为文字水平低,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写出了许多“文牍主义”的文件、指示和报告。为此,我们作秘书和干事工作的人,也不知道检讨了多少次,但是写出来的文件还是又多又长,甚至越来越长,好像我们故意和自己也和别人为难似的。其实,我们写文件、指示的人,比任何人都想把文件写得生动、活泼、精练一些。我们都知道这样既对工作有很大的好处,又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说来奇怪,总是不能做到这一点。
根据我个人的体验,文件又多又长的原因,除了我们写的人要负责任以外,从领导方面来的原因也很多,并且是主要原因。
首先,有些领导同志认为只有多发文件,下面才能把工作做好,因此,往往为一件事发几个文件。我县在夏季生产的两个月中,为搞好夏锄一事,县委发了七个指示性文件及十多个通报、通知等一般文件,县委各部委、人民委员会及群众团体等领导部门,也发了不少文件。为什么要发这么多呢?因为有些领导同志当下面一汇报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是发现下面有些工作做得不好,就认为通过文件强调强调,下面就重视了,问题就解决了。因而把发一般化的文件、指示当做解决一切问题的万应灵药。
其次,从文件内容上说,有些领导同志往往恨不得在一个文件里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比如写夏锄工作指示时,除了详细写夏锄外,水利建设、积肥、施肥、防除病虫害等等也都要在每个文件上详加叙述。理由是因为这些都和夏锄有关,都是夏季生产的内容,不写就不全面,怕偏重了一面不好。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领导上让写一个三千字以内的文件,提纲研究了两个小时,照他的意图,所说的提纲就足够两千字,写的事情实在多,一些可不写或可写可不写的东西也要硬往里面塞。这样,文件当然就短不了。有时候,起草人根据中心内容写了较精练的文件,在领导上审批或研究时,又被不全面、不具体、那项工作应该加进去等理由打回来,只好修改成长长的大文件。
再次,在向下布置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的时候,县里所发的指示,往往是根据上级文件套,越套越长(有的文件本来就长,加上一些实际情况,具体一下,就更长了)。上级指示有些内容本来与本地无关或关系不大可以不写的也要写进去。比如今年5月省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发了关于增加生产、增加社员收入几项重要措施的指示,其中夏收分配是主要内容之一。我县处在坝上高原,和河北平原气候不同,没有夏收作物,一年只有一熟,但领导上也强调执行省委指示,内容不可缺少,而把夏收分配原则作为内容之一写在县委的指示内。这样除了给下面增加麻烦外,毫无益处。还有一些上级指示,已在报纸上公布,下面早就知道了,但也要照猫画虎再发一个(当然,执行上级指示的具体意见是应该发的),其实只要告诉下面如何执行指示就行了,不一定非要照抄照转一下不可。
文件不精练和领导上要得急也有很大关系,在县里,往往一个三、四千字的文件,限半天或一天之内交稿(会议结论及突击任务这么办是可以的),片面地强调及时。起草人为了赶时间赶任务,质量很差,更谈不到加工修改了。
但是,假使要说领导上不重视克服文牍主义,改进文字工作,也是太冤枉了。差不多每次遇到又长又大又烦又杂的文件时,领导同志总要说:“文字太冗长,以后要精简,可别再犯文牍主义了”。但问题在于老是“以后”,而不是“立即”克服;在于只是说,而不想具体办法实现。在我们县里,不但是县委书记、县长根本不亲自动手写文件、指示、报告,就是县委委员和主要科长也不动手,写这些东西的只是秘书、干事、科员的事情。
为了能够切切实实地把“文牍主义”扫除掉,我希望不仅写文件,指示的人,要努力钻研业务,把文件、指示写得又短又好。特别希望每个领导同志不要只满足于一般化地发文件、指示,多多深入下去帮助下面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即使要发文件、指示,也要亲自动手示范,或者是对写文件、指示的干部作具体指示并帮助修改。  (马有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