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谈首长难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0
第4版()
专栏:

谈首长难见
易槐
在北京一个领导机关召开的会议上,有人谈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厂长到北京来要找部长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可是,到北京住了很久,左等右等,部长总是有事见不了面。这位厂长等急了,就找了一个窍门,从招待所里给部长拍电报请求见面谈话。
这好像是笑话。把它当做笑话也未始不可,因为,这样的事情毕竟不多。可是也还应该追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笑话流传呢?其实,问题就在这里:下边很多同志工作中遇到比较重大的急迫的问题,要找上级领导干部帮助解决,常常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头一个难关就是和领导同志见不了面。这些同志跋涉千里来到北京,今天打电话,秘书挡了驾,说是开会;明天再打电话,还是有事,有时,说不定还要被秘书同志轻轻地教训几句:首长这么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非要找他不行呢?言外之意似乎求见的人很不识“时务”;好容易约好了一个时间,可是当你兴致勃勃地如约赶去的时候,不料又是扑空,秘书说声抱歉,首长临时又有事出去了……。就这样,本来谈上三两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下边的同志就得在北京住上十天半月或者更久。而且,不仅北京如此,到省一级机关要见首长同样也不容易。在河北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有些代表就提出了,到省里来有问题想找首长帮助解决,往往要一等好多天还见不到面。江苏省党代表大会上,有的代表也提出了这样的批评:农场的负责干部到省里要见一见农林厅的负责同志,住在招待所一等就是半个月。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同志是自找麻烦,领导机关那么大,分工那么细致,事事有人专管,有事何必一定要找首长呢?这话听来很有道理,可是,也不妨听听下边同志们的意见。不久前,有位厂长同志曾经向我诉过首长难见的苦:部、局分工很细,各个单位从他们所掌管的业务的角度考虑问题,今天这个司或处要下边设置一个这样的机构,明天那个司或处又要下边添置一个那样的设备,而另外的管人的管钱的司或处却往往不是不给人就是不给钱。有些事,这个部门从这个角度考虑觉得应该立刻就做,另外的部门从另外的角度考虑又觉得应该缓做。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怪乎很多厂长说:“婆婆很多,亲娘没有”。而且,下边来请示的,大多是牵扯很多需要从全局着眼权衡轻重统盘考虑的重大问题或急迫问题,请问,这些问题不找首长,下边又怎么办呢?领导机关机构庞大而又没有人全面考虑解决问题,对于下级来说,它就不但不会有多大好处,而且会成为上下级之间的人为障碍。
有人也很替首长们做难!他们不是不愿意亲自接见来请示报告的下级干部,实在是因为太忙,“分身无术”啊!我们相信,的确不会有那样自己明明闲着,而又不愿和下级干部见面的领导同志,即或有,也是极其个别的,可以不谈他们。领导干部的办公桌上开会通知排队、文件成堆也的确是事实。但是问题在于领导干部把这许许多多事情怎样安排。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说,领导干部所要参加的会议,批阅的文件都是重要的,没法减少的。可是,不管它们多么重要,如果弄得很多领导干部完全陷在会议室文件堆中,不能为下级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那就值得考虑了。做为领导干部,如果对下边只布置任务,不帮助解决完成任务中的各种问题,那就不是领导而是官僚主义了。让厂长或者其他来请示的同志们在招待所一等多少天,要知道这样做浪费的不止是他们的几个工作日,而是浪费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时间,浪费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当请示的人们住在招待所里着急的时候,也就是下边多少人和设备的安全、产品的质量、工程的进度、群众的生活以至工作、生产计划受着威胁的时候。如果领导干部考虑到这些,应该说就会去把事情分别轻重缓急加以安排的。当然,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往往也并不是一个机关能解决的问题。可是,每一个领导同志不妨考虑一下:在改变这种状况方面究竟自己做了些什么工作,进行了多少必要的斗争?也还可以考虑一下,有时候是不是也宁愿去开会或看文件而不愿去和下级干部谈话,免得接触那些令人头疼的具体问题?或者是有着像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种:“不愿意接近群众,不关心群众的痛痒,对于群众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不是积极地去解决,而是抱着一种无动于中的冷淡态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