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2阅读
  • 0回复

人为的障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1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人为的障碍
近来,广东省各地正在大力发展副业生产,迫切需要各种种苗、原料的时候,许多农村市场却出现了互相封锁禁运的不正常现象。阳江县是全省生产鹅种的主要产区,历年来邻近各地都要靠这个县供应鹅种。据调查,全县现有母鹅三万五千多只,年产鹅种四十万只,本来可以外调二十万只支援其他地区,可是这个县的有关部门却不愿让这些鹅种“出口”。新会县有三个农业社派采购人员到阳江县总共买了七十多只母鹅和一千多只小鹅,结果被当地拦路扣留。盛产竹子的西江地区和盛产鱼苗的顺德县,也都是不让一根竹子、一条小鱼外调,以致南海、东莞等平原地区向来靠山区供应原料的织竹业不能不停止生产,不少有鱼塘的地区也养不成鱼了。
为什么要封锁禁运?真的是由于当地货源不足吗?不是。乐昌县有许多竹子销不出去,单是附城乡河南农业社就有五千多条苦竹急待出售,但却无人收购。连山县也有大量的茅竹找不到顾主。而这两个县有些工作人员却硬说本县竹子供不应求,限制外地采购。很显然,为了进一步促进某些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就必须使货畅其流,就必须消除这种人为的障碍。  李少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