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瓜熟蒂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1
第5版()
专栏:

瓜熟蒂落
本报驻苏联记者 胡思升
20日上午10时,苏联领导人员和各国驻苏使节在莫斯科中央机场欢送鸠山一郎离开莫斯科。这同八天前鸠山一郎来到莫斯科时有了截然不同的情况。在这几天里,日苏关系发生了有历史意义的变化,用布尔加宁的话来说,就是:“从签订联合宣言的时候起,苏联和日本的外交和领事关系恢复了。”
苏日谈判是在进展迅速的情况下举行的。总共举行过一次双方代表团全体会议,就指令双方全权代表草拟和审查文件。双方全权代表葛罗米柯和松本俊一前后进行了三次会谈,就完全达成了协议。这很好地说明,只要有真诚的愿望和协商的精神,从实际出发而又能独立行事,像达成同邻国建立正常关系这样的协议是并不太困难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会谈中双方没有不同的意见和争执的所在。既然两个国家制度不同,讨论两国的关系问题,没有不同的意见才是令人奇怪的事。但是在这次商谈中,尤其是在双方全权代表草拟和通过文件的讨论中,把不同的意见都放到桌面上来谈,经过磋商,就克服了困难。记者了解到,这些困难的克服是双方努力的结果。应该指出,苏联方面作的一些让步在达成协议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次签订的苏日贸易议定书对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有着不小的意义。有这样的消息,日本贸易界人士对苏联方面这样的建议很感兴趣,这就是在最近五年中双方的贸易额达到每年至少十亿卢布(每方五亿卢布)的数目。据莫斯科了解日本经济情况的人说:现在日本的出口额距战前的水平还很远,例如去年日本的出口额只达战前出口水平的一半多一点,这里应当估计到日本是靠出口为生的国家,它的造船业的百分之七十的产品,纺织业的百分之三十的产品以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都是为出口而生产的。出口额的萎缩不能不迫使许多经济部门减少生产。这位了解情况的人还说,日苏贸易在历史上是有过传统的和令人羡慕的纪录的。日苏贸易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了,到第二次大战以前,一直是在互利的情况下向前发展。过去,苏联输往日本的都是日本经济急需的原料和装备,像木材、石油、鱼产品和多种机器,而日本输往苏联的也是日本的传统出口物资,像机器、船只、索具和其他商品等。形势逼人,这是日本舆论要求恢复苏日正常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鸠山一郎在莫斯科虽然只停留了短短的九天,根据他的愿望,还是参观了莫斯科的一些地方。
他参观了克里姆林宫,对兵器库的陈列品加以赞扬。他访问了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他不仅对建筑物的雄伟外貌感到惊讶,而且佩服教学制度的完善。他并在大戏院欣赏了芭蕾舞剧“天鹅湖”。因此,有一次鸠山一郎说,“我愿望,苏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能有助于世界和平的巩固和人类的繁荣。”的确,要把两个隔水相望的有文化联系传统的邻国人为地隔离开来,终究是不可能的。
日苏结束战争状态和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是时代潮流之所趋,是苏联政府坚持谈判和协商政策的结果,是日本人民争取同邻国建立友好睦邻关系的努力的产物。事实证明,人民的意志是最有力量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