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鲁迅先生与民间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2
第7版()
专栏:

鲁迅先生与民间文学
赵景深
四 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
鲁迅先生认为文人文学是受民间文学哺养的:“偶有一点(按指民间文学作品)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而起一个新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门 外文谈”)“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鲁迅书简”1934年2月20日致姚克第十七信)
鲁迅曾举过如下的一些例子:
1、“就是诗经的国风里的东西,好许多也是不识字的无名氏作品,因为比较的优秀,大家口口相传的。王官们检出它可作行政上参考的记录了下来,此外消灭的正不知有多少。”(“门外文谈”)
2、“譬如楚辞罢,离骚虽有方言,倒不难懂,到了扬雄,就特地‘古奥’,令人莫明其妙,这就离断气不远矣。”(“鲁迅书简”同上信)
3、“东晋到齐、陈的子夜歌和读曲歌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的。这一润色,留传固然流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无名氏文学如子夜歌之流,会给旧文学一种新力量。”(“门外文谈”)
4、“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门外文谈”)“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5、“词、曲之始,也都文从字顺,并不艰难,到后来,可就实在难读了。”(“鲁迅书简”同上信)
6、“水浒故事亦为南宋来流行之传说,宋江亦实有其人……然以宋江等啸聚梁山滦时,其势实甚盛,宋史(三百五十三)亦云‘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于是自有奇闻异说,生于民间,辗转繁变,以成故事,复经好事者掇拾粉饰,而文籍以出。……元人杂剧亦屡取水浒故事为资材,宋江、燕青、李逵尤数见,性格每与在今本水浒传中者差违,但于宋江之仁义长厚无异词,而陈泰(茶陵人,元延祐乙卯进士)记所闻于篙师者,则云‘宋之为人勇悍狂侠’(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与他书又正反。意者此种故事,当时载在人口者必甚多。”(“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从以上鲁迅先生的话,我们可以相信,无论诗经、楚辞、六朝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甚至章回小说,都是从民间文学开始的;而文人文学却受了民间文学的哺养,方才壮大起来。一旦文人文学远离了民间文学,好像希腊神话中安泰乌斯离开了地面,也就逐渐软弱无力起来。我们可以说,没有民间文学,就没有文人文学!我们又怎能不重视这文人文学的原动力呢!
(续昨、全文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