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北京各界公祭彭泽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3
第2版()
专栏:

北京各界公祭彭泽民
新华社22日讯 北京各界人民今天上午公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彭泽民。
公祭大会在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在彭泽民委员的灵柩前面,摆着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送的花圈。灵柩两旁还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各民主党派、各机关和人民团体送的花圈。中山堂内四壁挂满了挽联。
公祭大会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主席沈钧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真、李维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陈叔通,中国农工民主党秘书长黄琪翔主祭。
参加公祭大会的有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秘书长习仲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部分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何香凝和部分常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在京中央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医研究院的代表以及彭泽民委员的亲戚和生前友好。
参加公祭大会的共有九百人。
公祭大会开始时,乐队奏哀乐。主祭人周恩来向彭泽民委员灵柩献花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维汉致悼词。他说,彭泽民先生的逝世是我们的一个损失。彭泽民先生早年侨居马来亚,响应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在当地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以后,先后参加了孙中山先生所组织的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彭泽民先生在1926年回国。当他看清了当时蒋介石篡夺人民革命果实并向帝国主义投降,镇压人民革命的时候,就毅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以后又追随革命军回到广东。彭先生的爱国行动,为当时的反动势力所仇视,终至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后到香港度过了二十余年的政治流亡生活。他在香港仍进行反帝爱国活动。他曾与邓演达、章伯钧诸先生共同组织农工民主党,留在香港负责党务。他还参与十九路军各将领在福建成立的“人民政府”,竭力反对卖国内战,主张与中国工农红军合作。以后他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并参与民盟中央的领导工作。
李维汉接着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彭先生还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他和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而努力。
李维汉说,彭泽民先生一生所走的道路,反映了爱国华侨所走的道路,他的愿望也就是爱国华侨的愿望,他始终如一的爱国精神,成为爱国华侨的一个榜样。
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在公祭大会上介绍了彭泽民委员早年侨居马来亚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生的反帝爱国事迹。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泽民同志以兴奋愉快的精神和勤恳的服务态度,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他待人诚恳、谦虚,生活朴素。他虽然年事已高,仍然好学不倦。他还曾赴德国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参加河南、安徽灾情慰问、内蒙古兄弟民族慰问和东北美帝国主义散发细菌罪行调查等工作。”
章伯钧讲话后,开始起灵。执绋的有周恩来总理和其他参加公祭的人员。
中午十二时,彭泽民委员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附图片)
图为公祭时默哀。前排自右至左:陈叔通、郭沫若、李济深、周恩来、章伯钧、沈钧儒、黄炎培、彭真、李维汉。 新华社记者 刘东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