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甘肃工业在迅速前进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3
第3版()
专栏:

甘肃工业在迅速前进中
本报记者 康伟中
一向被人认为“工业落后,交通不便”的甘肃,正在发生变化。这里,过去许多城镇连机器都未见过,现在成批的中小工厂已经建立起来了,兀立着的烟囱滚滚地冒出黑烟。在蜿蜒在山坳和荒滩上的铁路和公路上,一列列的火车和一辆辆的汽车,像浮游在水里的蛟龙,像暴跳的狮子,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吼叫着疾驰而过。在城镇,在车站,在工地上,时常遇到来自远方、被太阳晒得面孔黝黑的男女青年。他们说着各地方言,兴致勃勃地谈着建设远景。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麓,在绿草如茵的贺兰山巅,在光秃秃的陇山脚下,成群的“探宝”工作者,冒着严寒和酷暑,背着行囊和仪器,跑来跑去,在足迹所到之处,插上了红旗和标桩。就在这人迹罕到的荒野和戈壁滩上,有的地方现在已成为十分繁忙的建设工地。在那里,推土机、铲运机、挖土机日夜轰鸣着,运输建筑材料的汽车在飞快地奔驰……。
远在1870年甘肃就设立了洋炮局(制造枪炮,即现在的兰州通用机器厂的前身),1877年左宗棠在这里设立了制呢局(解放前停工)。这些工业是在“提倡洋务”的政策下建立起来的。但是,在解放以前,由于封建经济的统治和交通的阻塞,都没有得到发展。1949年,人民政府接收过来的工厂,除了玉门油矿、兰州电厂、兰州二面粉厂、兰州通用机器厂等较具规模而外,其余十多个厂矿均是一些设备简陋、负债累累的小企业。全省工业生产总值仅有三千三百万元,相当于上海一个较大厂子的生产总值那么多!
解放后的甘肃工业,就是在这样一个破烂不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今年6月底统计,全省稍具规模的企业单位已有一百一十八个,增加了将近四倍;1955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也增长了五点五倍。现代工业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44.72%上升到1955年的60%;全省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2.15%上升为1955年的11,12%。
过去,在交通不便的河西走廊偏僻的乡村里,在山脉纵横的临夏、武都山区里,在平坦无垠号称“塞上江南”的银川地区,虽有宽广的田野和修饰得整齐的梯田,本可以采用大型的双轮双铧犁和山地步犁,可是,由于本省生产的少,依靠外省调运,成本高,价格贵,使用这种农具的就很少。这几年,经过扩建和新建,兰州、天水、武威等地的农具制造厂已经或即将投入生产,每年生产数十万部新式农具供应到农村。过去的山区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烧牛、马粪,气味很大。现在武威、武都和固原等地新建和扩建了七个煤矿,部分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燃料和肥料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农业增产。在山区农村的皋兰县——全省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已经建成了,从那里输出的电,照亮了偏僻的山村;从那里流出的水,灌溉了成千上万亩土地。
在解放初期,全省仅仅有从宝鸡到天水的一条铁路,路基之坏是全国闻名的,十天有五天不能通车,人们说它是:“宝天路,瞎胡闹,不是塌方就掉道”。公路也很少,出门或旅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牲口、滑杆(两人抬)。现在宝天铁路经过改建(现在还在继续改建),质量改善了;天兰铁路早就通车了;兰新铁路于7月1日已经通车到距离兰州八百多公里的玉门油矿。包兰铁路正在紧张施工,年底可通车到距离兰州八十多公里的狄家台。兰青铁路即将动工兴建。不要很久,以兰州为中心的铁路枢纽就要形成,它将使甘肃与全国各地紧密地联结起来。全省公路四通八达,连最偏僻、最荒凉的少数民族地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都修了公路,通了汽车。过去甘肃交通闭塞的情况大大改变了,城乡间、少数民族间的联系,地区间的物资交流较之过去也便利得多了。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项工程中的若干项目,放在了甘肃;同时,还准备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期,再在甘肃建设一批规模比较大,并且以重工业为主的工厂矿山。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工业建设规划。为着完成这些建设任务,成千上万的地质工作者,不怕山大沟深,不畏寒风大雪在深山旷野中架起了钻机,在戈壁滩上挥动着红旗,在泥泞雪地里踏下了脚印。他们正以英雄豪迈的劳动,给国家寻找十分重要的矿藏资源。现在已经初步探明的矿藏:在祁连山有大型的、质量良好的铁矿,在马鬃山有大型的铅锌矿,在银川以北石咀山有大型煤矿,其他铜、钨、锑、铬、锰、重晶石、磷灰石、油页岩、硫黄等矿,也均有发现。这就给发展重工业提供了充分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使甘肃工业落后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将给甘肃人民带来更幸福的生活!
在兰州,一座规模巨大的石油机械厂正在修建。这个工厂建成后,将大量生产成套的新式钻探设备等,供应祖国石油勘探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现在,这个厂已经完成了数幢宿舍大楼工程,可供大批技术、施工和管理人员居住,为展开大规模施工创造了条件。我国规模最大的炼油厂也在兰州积极修建。这个厂的厂区总面积比兰州市的旧城还要大;厂区地下的输油管线,一根一根地接起来,足有七百公里长,可以从兰州铺到西安。它是一座高度机械化的炼油厂,工人们在值班室里依靠仪表进行远距离操作。明年部分车间投入生产后,即可炼制玉门油矿一部分原油。规模巨大的兰州热电站也正在紧张施工中。这个热电站的主厂房是一座高大的楼房,这个热电站建成后,不仅能供给兰州许多新建工厂的廉价的电力,而且还能供给工业上需用的充足的蒸汽和取暖热水。采掘当地煤藏,对于工业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国家除大量投资、改建阿干镇、石门沟煤矿,提高现有产量外,还决定开采蕴藏量相当丰富、煤质特别好的山丹煤矿。明年初这个矿的两对矿井建成后,每年生产量将比现在的阿于镇煤矿多数倍。这一切已经清楚地在甘肃人民面前显示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甘肃将要由一个经济落后地区,一跃而为祖国新的工业基地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