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思想和伟大人格——同盟会老会员周震鳞先生的谈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4
第4版()
专栏: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思想和伟大人格
——同盟会老会员周震鳞先生的谈话
本报记者 刘时平
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的前夕,我们访问了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友好周震鳞老先生。他是同盟会的老会员。早在辛亥革命前——1905年的时候,孙中山先生从日本密派专人到湖南长沙邀请他参加同盟会。当时周震鳞先生虽然从事教育工作,但已经参加长江以南一带的革命活动,因此,他很高兴地接受了中山先生的邀请,参加了早期的同盟会,并在第二年——1906年去日本会见了中山先生。“会见是在日本东京的锦辉馆;那时,正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一周年纪念的时候。”周震鳞老先生抚摸着他的花白长髯,精神奕奕,回忆着五十年前的往事,追述当时中山先生见到他的时候,首先关心的是国内的革命情况。这位八十高龄的老人,现在好像回到了他的青春时代,他抖擞着精神,提高了嗓音,对我们说:“中山先生就是这样一种人,见面时很少谈私事,一开口就是谈革命。”接着,周震鳞先生就谈论到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思想和伟大人格。下面就是周震鳞先生的谈话:
过去有人把孙中山先生叫做“孙大炮”,其实这是一个笑话,所谓“孙大炮”,顾名思义,就是说孙中山先生不怕专制王朝的皇帝,也不怕封建社会的军阀,他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向那些压在人民头上的皇帝和军阀进行斗争。
孙中山先生的生活也很简单。譬如他的胃不好,因此好吃素的,不爱吃肉,也不抽烟、不喝酒。在工作之余,爱看书报,经常手不释卷。
孙中山先生还有一种美德。他能用人,还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对于不同的意见,他可不敷衍,不对就说不对,既不恭维人,也不敷衍人。
自从我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先生以后,一直到中山先生临终的前一年,在和中山先生相处的日子里,我总是看到中山先生喜欢接近革命的群众;只要是谈起革命来,中山先生就滔滔不绝地谈起他的爱国主张。辛亥革命以后,中山先生从海外归来,他当时很高兴地看到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朝专制政府,建立了民国。但是由于革命的不彻底,帝国主义者暗中在北京布置了袁世凯的再起,用偷天换日的手段维持了中国的封建主义和买办政权。
中山先生坚决主张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但是当时党内意见纷歧,有的人认为自己力量不足,不同意讨袁。最后因为中山先生反复说明必须坚决讨袁的道理,意见才统一起来;后来,讨袁不幸失败,中山先生又到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自己的革命主张。
在十月革命以后,中山先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中山先生在给列宁的电报中,表示承认苏联,从那个时候起,中山先生就看清楚了谁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谁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主张“以俄为师”。
中山先生经常教导我们:在政治制度上一定要采取最新式的,要以俄为师。因为新的制度是从旧制度中脱胎出来的,旧的制度已经走了许多曲折迂回的弯路,我们不能再跟着它走弯路。一定要积极进步,不要保守。
因此,在国民党改组以前,中山先生曾派廖仲恺先生到苏联去学习。廖仲恺回到上海以后,中山先生知道了苏联共产党的党内统一和军政统一,许多好处,使他十分感动。又鉴于国民党内组织不严密,团结不坚固,决定改组国民党。遂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不幸的是在第二年——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积劳成病,在北京逝世。中山先生临终前的遗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可是那一次革命又因为蒋介石背叛了中山先生而致于失败。在中山先生没有逝世以前,我就看透了蒋介石这个人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人。当着蒋介石跟中山先生的时候口里也讲三民主义;但是一离开中山先生就完全违背三民主义了。
最近蒋介石集团在台湾散布什么“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二者终是互不相容的”谬论。这种论调完全和李承晚如出一辙,他们不要祖国,不要人民,甘心出卖祖国,寄身在美国侵略者的篱下,盘据在台湾,丧心病狂,如不悔祸回头,恐将亡无日矣。
中山先生在生前一向是主张民族独立解放,主张民族团结,主张打倒殖民主义者的,如果中山先生活着的话,看到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不知将如何痛心疾首。
我在今年辛亥革命四十五周年纪念日的广播稿和在侨务报创刊号上写的“怀念在台湾的同盟会老友”及“爱国侨胞应尽的责任”两篇文章中,已经说了我对于解放台湾问题的意见。在那篇广播词里,我向在台湾的同盟会老友,提出了恳切的愿望:“我们革命党人的气魄是不甘外人欺侮的,是勇于承认错误的,决不能意气用事,硬走失败的道路,自绝于祖国人民。因此,我相信你们虽困居台湾,但对举世赞扬祖国建设事业,没有不动心的。凭我们同盟会会员过去的光荣斗争历史,谁能不热爱祖国,何况今天正在一日千里前进的祖国,更谁不热爱呢!?”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而辛亥革命以后的三十八年中,并没有达到这一目的。一直到七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才真正地获得了解放,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奴役,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翁,而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和我们参加革命的初衷也才真正得到了实现。因此,在今天来纪念孙中山先生九十周年诞辰,我真有无限的兴奋和感慨,但愿全国同胞更加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