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1阅读
  • 0回复

原则在哪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6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原则在哪里?
我以愤怒的心情向你们报告一下,在国营二九六厂工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揭发的工会在困难补助工作上严重违反原则的问题。国家给我们厂拨来一笔钱,作为补助厂里困难职工的费用,以便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今年国家计划。这是全厂职工非常感谢的。但直接掌握这次补助工作的厂工会,没把好事作好。全厂受特殊困难补助的职工共一百零二名,合计人民币六千一百六十八元。可是只工会主席赵中和副主席刘卫国等十四个工会干部就补助了一千一百八十四元多,占全部补助金的18%多。
问题不在这个百分比,而在于这些工会专职干部该不该受补助。从他们的生活情况来说吧,十四名专职工会干部的家庭生活水平,最低的平均每个月每人在十元左右,最高有的达三十七元以上;他们没有一个人因自然灾害或生病等特殊情况欠过债。如张金甫本来没有申请补助,刘卫国说:“工会干部辛苦了,这是组织上的照顾。”给他补助了八十元,他也接受了。副主席申兴发在银行有存款,这次也补助了一百元。赵中和五口人,夫妇二人每月工资收入七百五十五分,可是他因为日常生活铺张浪费,本来有一件皮大衣,又买了一件价值很高的水獭皮领大衣(他爱人曾向邻居夸耀说:“只一个领子就值一百多元”),他出差时又到杭州游西湖,才欠下了一笔账,这次也补助了三百元。蔡时明本来在银行里有存款,这次又得到了补助,买了价值一百四十元的手表。
这些工会委员们,对自己真是太“关心”了,可是对待别人怎么样呢?他们忘掉别人的疾苦,使应该得到补助的反而没有得到补助。如周文林同志工资少,人口多,生活困难,曾以豆渣饼充饥,这次就没有补助。群众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非常不满。特别是对赵中和和刘卫国说的话有意见。赵中和曾对劳保委员程林森说:“钱多有钱多的困难,钱少有钱少的困难”;刘卫国说:“趁此机会要补助就补助多一点”。真是说得出就干得出,言行一致!
编辑同志,我向你们报告这件事主要是为今后不再有类似情况的发生,目前这个问题是严重的,我要求你们刊登。 朝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