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东海里的一个渔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9
第7版()
专栏:

东海里的一个渔岛
 毛德传
浪岗山是东海的一个小岛,岛虽小,但它的名声可不小,住在舟山群岛的人们和浙江沿海的渔民几乎无人不知道它。秋汛期,我早想去看看,几次都被台风所阻。9月的一天,我终于乘普陀县渔业生产指挥部的机帆船到这个小岛上去。船离沈家门渔港是在晚上七点多钟,点点渔船上的灯火渐渐地被抛在后面了。绕出山嘴,右前面是普陀山,方向盘指着N(北)字,船疾进着。我们坐在舱顶,时而仰观满天繁星,时而望着远远近近闪着白色、红色的海中灯标。船驶过普陀山,朝东北方向走,海涛翻翻滚滚,船身不时左右倾斜。同行的苏同志呕吐不已。海风吹来,我们已感到寒意。十点钟许,见前面有亮光,那是小板岛灯塔。有几座山影静悄悄地屹立在大海中,这是中街山列岛。这里距普陀县一百四十里,岛屿分散,居住着五千多人,是普陀县的一个区——东极区。
次晨四点半,曙光微露,东方织锦般的彩霞笼罩海面,火红的太阳一下子从海里跳出来,顿时光明驱走了黑暗。眺望苗子湖、青滨诸岛,山峦灵秀,古时所谓“海中洲”之地,真有蓬莱飘渺的感觉。一会儿,天上又似披着金黄色的鹅绒毯,胸怀顿觉爽朗。船绕过苗子湖岛与青滨岛间海峡,径朝东北略偏北加速马力,船在波涛上飞驰,洋面愈来越宽,水势冲激旋回不平,机帆船冲破了千层海浪前进着。
船在浪岗山西北约二百公尺处抛锚,再也不敢近傍了。吊下小舢舨,我们划过去,舢舨近岸,我们跳到岩石上立稳,然后攀崖而上。越过山背,渔民们亲热地围上来了。
这个孤悬在东海中的浪岗山小岛,长只二里,宽还不到一里。我攀临“制高点”远望,真是极目千里。西北偏北处淡淡的山影是嵊山岛、枸?岛;西南偏南处是青滨岛;回头西望祖国大陆已无法见到;东方分不清那是碧波,那是浮云,只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浪岗山往东已尽国境。
浪岗山的东南、东北面,都是悬崖峭壁,岩石嶙峋,山像刀削一样,笔直矗立于海底,水深呈蓝黑色,岛四周无沙滩;近山处海底积累有常年被刮下的大石,因此锚地不良。三座山中间有许多崎岖的险礁,还有不少隐伏在水中的暗礁,海浪在这里湍急奔旋着,不时腾起雪白的浪花,听来像雷震一般。无怪乎大风暴时,这里的浪花要打过浪岗半山高了。
浪岗山四周海中,盛产带鱼、小黄鱼,浙东渔民有句俗语称颂这里的鱼多:“浪岗西嘴头,一网两船头”。这里秋汛产名贵的海味:淡菜、海蜒;冬季有紫菜,是个丰饶的渔场。
浪岗山上只有一座小土地庙,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岛上没有房屋。秋鱼汛时,往浪岗山捕鱼的渔民,都搭草棚居住。传说,这个岛开辟有百余年了,最早是镇海县大碶头人开发的,清朝时曾纳粮赋。但是,现在这里是荒冢累累。询问熟悉这里的渔民,他们提起了解放前的辛酸事。
浪岗山距大陆远,最怕大风,刮了风,狂浪就把山封锁住了。在旧社会,渔民用破旧的渔具,远到浪岗山来捕鱼,往往遇险遭难。土地庙是渔民凑钱盖的,渔民们凑钱买五斗米、一口锅和一些柴禾长期放在庙里,以备在这里遇难的渔民吃用。除此之外,还在庙里放有一口棺材,棺材是备收殓不幸遭海难的渔民用的。人们若用了这些,总是很快设法置买还放庙里。可是国民党的“护洋队”把一切东西连棺材都抢走了。以后,就无人再备放了。
渔民们说,有一次风暴中,海上遇险的一个渔民来到这里,他满心欢喜上山,一看没有柴米,又无来救援的人,他被饿死在这里了。以后人们发现了他的尸首,以及他死前咬破手指在墙上写下的话:“浪岗三块山,上下十万难!家中有口薄粥饭,宁死勿上浪岗山!”
这个故事,在渔民中流传着,都把来浪岗山视为畏途。
这里虽然礁险,浪大,危险多,但丰饶的鱼产,引诱着为生活所迫的渔民,不得不冒险来此捕鱼,也不断有人葬身鱼腹。渔民们常从海里捞起不知姓名的渔民尸体,好心的渔民就代为掩埋,这就是岛上累累荒冢的由来。这是过去的辛酸事。解放后,浪岗山已和从前大不相同了。
今年秋汛,来浪岗山捕鱼的人特别多,都是渔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按时派大船为渔民们送来充足的粮食、用品和淡水,把海蜒、淡菜运回去。渔民们可以收到家中捎来的老酒,也可以带信给家人。他们还组织临时供销店出售香烟、饼干和药品。现在浪岗山并不寂寞了。渔民们可以从收音机里听到由祖国大陆传来的声音。人民政府在浪岗山顶上建造了灯桩航标和风暴警报站。浪岗山上的标灯每六秒钟闪二次,射程为十二浬。在这里捕鱼的渔民可以预先知道风暴的到来,也可以在黑夜里找到方向。
浪岗山上饮水极困难,现在这里仅有两个水潭,约有十来担水。舟山专署水产局和普陀县人民委员会已勘察设计好,在浪岗山新建房屋三间,淡水库两个。这两个淡水库建成后可蓄一万担水,现正作施工准备。今冬带鱼汛、明春小黄鱼汛期,将有浙江、福建、江苏、山东数万渔民扬帆来浪岗山渔场捕鱼。
渔民们现在叫浪岗山为“宝岛”。舟山群岛的渔民现在唱着:“红旗飘扬在浪岗山,上下并不难!建立了灯塔报风站,爱国增产靠此山!”过去渔民在浪岗山的悲惨遭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