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苏州的缂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29
第7版()
专栏:

苏州的缂丝
朱契
苏州的缂丝,一名“刻丝”。它是苏州和吴县陆墓、蠡口一带农民的副业,已经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缂丝是丝织和绘画艺术的结合,富有国画的风格和民族形式的特点。在十二、三世纪的时候,它已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驰名国内外。明朝人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一书,其中第二卷“乃服”中有“花本”及“穿经”两条,便是与缂丝有关:“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即花机的最高部分)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其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用现在的术语来说,缂丝的特点,便是所谓“通经继纬”:“通经”就是画样专在经线上面挖织,“断纬”就是织的时候在纬线中间隔断。因此一幅缂丝织成以后,无论从正反哪一面看来,都完全相同,和刺绣中的“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苏省博物馆收藏的明、清两代缂丝作品中,有册页和画轴。册页内容有“踏雪寻梅”、“李白醉酒”、“月下貂蝉”等人物故事八幅,俨然绝妙的图画。清代的堂轴中有巨幅“百子图”,竟同绘画十分相似,叫做“画缂”。近代的作品中有“五老图”和“贵妃醉酒”等;现代作品有“牛郎织女”和“金地牡丹”等;还有用缂丝做的靠垫,上面织着“团龙”、“蝙蝠”等各式图案,在实用意义上,尤有推广的价值。
缂丝一业,在解放以前,由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摧残,以及帝国主义商品倾销的影响,几乎“人亡艺绝”。近年以来,人民政府大力提倡,到处找寻老艺人,号召带徒弟,才把这一业挽救转来。可是缂丝艺人已经雕零殆尽,仅找到王茂仙、沈金水等几位老艺人,都已经白发苍苍了。老艺人慨叹地说:不是人民政府提倡,我们这一行就快要完了。现在这些老艺人都在苏州市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除继续创作外,并努力培养新生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