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豫皖苏前线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3-07
第1版()
专栏:

  豫皖苏前线纪行
大踏步前进
春节后的第三天,记者随人民解放军在风雪交加中进抵豫皖苏前线。路上兵车辚辚,战马萧萧,人民解放军向豫皖苏柘城、睢县地区反击。我们经过的村庄,人们穿着红红绿绿的新年衣服,都走出来迎接。欢呼着:“那里来的这样多的八路军?这都是老八路呀!”路过朱牌坊时,房东孔大娘拿出两个枣豆包,亲热地塞到王参谋怀里:“您大哥,别客气,这可不是外人。”王参谋诚恳地接受了。
在月冷霜白的夜里,陇海路侧林立的堡垒中的蒋军听见火车吼声,就一溜烟逃跑了。来不及跑的伪乡公所“老虎队”,我们去几个侦察员就都擒来了。蒋介石远后方的老百姓风传着:“神八路来了,老蒋不行了!”(一月二十五日)
勒马的早晨
勒马(一个集镇)休息时,向导告诉我们,这村中午还有蒋军“河南保安团”一个营。半夜,我们走近离勒马几里路的地方,战马叫了几声,耳朵长的蒋军一听见,怕被歼灭,马没有上鞍子就窜跑了。勒马的早晨,是一个极其热闹的场面。男的、女的,都匆忙地在蒋军工事里找自己的东西。拉树枝,拆门板,村子周围的碉堡很快就拆完了。我军在勒马驻下了。在某部司令部,老百姓随便进去找自己的东西,一直找到司令员住室,某司令笑着对老乡说:“你们进来吧,看那是您的东西,我们走了您好拿回去。”几个十六七岁的姑娘也跑去找东西,对八路军毫不害怕。南大街一个老大娘对我说:“街上比过新年的时候人多多啦!过年时,老蒋军队住在这里,谁敢出来!?连年也不敢拜呀!”(一月二十八日)
官庄宿营
柘城收复后,人民解放军就挥戈东向。这天夜里,六十里急行军,鸡鸣月落方抵安徽境亳州西三十里官庄宿营。
喊门把噪子喊哑也不开。这不是老百姓顽固,是蒋介石的血腥统治对他们的教训太深了。我们进了院子,北屋里床上躺着一个三岁孩子,杀猪样的啼哭。上床被子还热呼呼的,床下有个土洞,房东从洞里跑掉了,喊也喊不出来。通讯员点着木柴,座上一杯牛奶,替小孩穿上棉裤,参谋长从口袋里摸出饼干,把小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喂。
一会,这个孩子的祖母颤抖着走来了。见我们对她态度和睦,她才放下心来,连声“老总”“老总”,称赞不绝。约莫半个钟头,老太太烧好了开水,拿出糖和花生要我们吃,但谁都不吃,她这才明白我们不是老蒋军队,参谋长告诉她,我们是八路军。她连声喊洞里藏着的媳妇和姑娘:“出来吧,妞,八路老总来了,不是‘遭殃军’。”
老太太告诉我,去年他家被“遭殃军”抢了两次,还把她姑娘拉去睡了一夜。老太太可吓坏了,从这以后,夜里一有人敲门,全家人就吓得老鼠一样的钻到洞里去。(二月一日)
八里庙的尼姑庵
亳州西北八里庙的尼姑庵,自八路军来后,烧香的络绎不绝。当记者踏进尼姑庵时,庵里的王师傅、高师傅正跪在神前,一面敲木鱼,一面慢慢地祈祷:“我今年六十了,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队伍,对俺们和一家人一样。老佛爷,你保佑八路军打胜仗,把地面换成八路军的,我好给你上好香。”尼姑庵的几个师傅,几天来不断的找我们同志给缝衣服、作饭。(二月二日)
木兰祠观感
下午,我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去瞻仰古代(记者按:据传花木兰系北魏时亳州城里人)民族女英雄花木兰的祠堂。听说那里有她的铜像。当我步行到城西南隅的时候,一个老百姓告诉我:“你不要去了,那里什么也没有,木兰像早就被中央军毁了。”这把我兴奋的心情消减了一半。我毕竟登上了城墙,沿着敌人挖的交通沟倪到西南城角的木兰祠。这是一座极其破落的瓦房,前面有两个碉堡,这里真没有花木兰的铜像,只有血污的绿军装和没打响的手榴弹。城下则是无际野墓,阴风凄凄,不胜荒凉。记者感慨之余,回味起孩子时所读的《木兰辞》上所歌颂的这位爱国女郎参军的情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水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如今的木兰祠也只有令人悲吊而已。(二月三日)
沸腾的涡河
“一年苦中苦,三月都捐完。”这是亳州东关外一家大门上的对联。由此,不难想到亳州人民被蒋军统治时的痛苦。为了参观这个著名的“小南京”(即亳州),上午我漫步至涡河畔,这里,有两个敌人的仓库被打开了。无数的人,正拿着篮子口袋来搬粮食,人挤得涡河桥快压断了。一个穿得十分破烂的孩子李文斗,累得气喘,满头是汗珠。他喃喃的告诉我:“过年就没吃上白面。八路军来了一天,俺穷人就有啥吃了。您还走不?”西门里一个王姓的老太太也是来搬粮食,她恨恨的骂着:“那个胖龟孙(记者按:系指蒋记亳县县长胡志远)您捉住了没有?他一出来就吓得我们打哆嗦……。”她又热切盼望地说:“听说八路那里均地啦(指耕者有其田),俺亳州的地都是八大家的(蒋、高、王、赵等八家大地主),……。”当她谈到这里的时候,不少的人围拢来了。从这里也不难想到穷人们对土地的要求是如何的迫切啊!
扛粮食的人们在暖和的太阳下展开了笑脸;共产党对于他们,也就正像冬天的太阳。
我站在沸腾的涡河畔,目击这些沸腾的群众,默默的为这解放了的人们歌唱:
摧残花木的寒冬过去了,残害人民的蒋介石独裁统治快要完蛋了!春风吹来,融化了冰雪,共产党来了,救了这一方的老百姓。千紫万红啊,是春天!人民的救星啊,是毛泽东!(二月四日)
胜利后的亳北战场
上午,我踏过了涡河到了歼灭蒋军第七十五师第十五旅的战场丁大庄、张大庄,都是一样,没有树木,也没有一座好的房子了,蒋军在自己的战壕里把自己埋葬了。不到二十户的丁大庄,有二百来匹死了的战马躺着,一个敌尸的钢盔上就有七个眼子,十几辆大卡车被打坏了,大米满地都是,可想当时炮火是如何激烈了。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现在在这里有的扛米,有的扛肉,有的检查自己的用品、食物和武器。不少老百姓也来和他们一起打扫战场。
这个胜利后的亳北战场,片片的血泊,纵横的尸体,红红的墙砖,滚滚的烽烟,真是“亳州北卅里,马踏尸体横;溅溅涡河水,血浸泥土肥。”谁都知道,这个惨酷的场面,是法西斯罪魁蒋介石造成的。(二月五日)
死了也忘不了八路军
住在睢县东五里保庙,房东的儿子郭广志病在床上。
早晨,饭是大米和两个肉菜;老太太的眼睛看望着我们,当我们听老太太吃饭时,她才说:“您大哥,俺儿病的很厉害,想吃点大米,也买不起。”苗主任听到后,马上盛了一碗大米饭,把全部菜也都送给她。热腾腾的饭和好滋味的菜,这个好几天没下饭的病人一下就吃完了。然后,也用力的给老大娘说:“娘呀,让我看八路军是啥样的呀!”这个面黄如土眼睛已凹下的人望着陈同志说:“大哥,我死了也忘不了您八路军呀!”苗主任另外也给郭广志的孩子永福盛了一碗大米饭,在太阳下喂着他。郭广志说:“小福,你看您八路大爷多好呀,赶快长大跟八路大爷走吧。”小福这个聪明的孩子也望着主任笑,嘴里半吞半吐的说:“当八路……。”夜里,大娘又烧香许愿:“老天爷,赶快换成八路地面吧,换了八路地面,俺就有日子过啦,俺的病就好啦!”(二月十一日)
一个坚决参加八路军的姑娘
路过睢县领村的时候,一个老太太给我讲了这个悲痛壮烈的故事。
不久以前,蒋伪“保安团”在这里安置了一个带着狰狞面孔的蒋介石的走卒,老汉王劳的姑娘被他当着王劳的面强奸了。王劳这个老实的农民也忍不住,就一面骂着,一面拉着他的姑娘。这个蒋军一枪把老王劳打死。他家里就是父女两人,王劳被蒋军打死后,他的女儿收拾了家里的东西,对村子里的人说:“我要去当八路军去!”(二月十五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