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奶粉为什么脱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01
第3版()
专栏:

奶粉为什么脱销
朱有仁
最近,全国各大城市发生奶粉严重脱销,许多妇女工人或职员因买不到奶粉,抱着啼哭的婴儿发愁。单沈阳一地,三季度就收到人民来信一百五十多封,指责商业部门为什么不供应奶粉。
造成奶粉脱销的根本原因是商业部门的主观主义。他们认为“奶粉是冷背滞销商品,销售数量很小,货源可以随要随到,不进货没啥关系”。他们的经营眼光,局限在去年一度发生积压的圈子里,忽视了今年市场的急剧变化。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不少资本家家属参加了工作,他们的小孩委托别人或托儿所代喂奶粉;农村妇女参加高级社后,所需奶粉也有增加;再加上工资改革以后,广大职工收入增加,改善生活营养,对奶粉的需求也有相当增长。商业部门没有充分估计这些新情况所引起的奶粉供求变化,不但不督促工业部门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反而一再压缩库存,缩小进货,采取卖完再进的作法。在今年2月份中国百货公司召开的全国第九届供应会议上,今年二、三季度奶粉货源的供应能力为三百五十五万磅,各地只要了一百三十八万磅,仅及供应能力的38.8%。剩余二百多万磅,各地坚决不肯要货成交。
缩小进货的结果,使工业部门造成人为的大量积压。例如:在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安达奶厂生产的著名“红星”牌奶粉积压三十万磅,该厂的仓库,宿舍,办公室都堆满了奶粉,以致工厂不得不减少生产。1955年全国奶粉生产量约九百万磅,1956年(加上最近增产措施后的数字)预计最多只能生产六百二十万磅。
工业部门为了解决奶粉的“积压”,采取了降价措施,先后两次调低价格,调低幅度达39%。由于调低了销售价,不得不也调低了鲜奶的收购价,黑龙江鲜奶收购价从每公斤二角二分降到一角四分。此外还设法和天津出口公司达成协议,争取出口一部分来解决国内的“积压”。
显然的,1956年奶粉的社会需要量大于1955年,总生产量反而小于1955年,特别是不恰当地降低鲜奶收购价,阻碍了鲜奶生产的正常发展,以致自进入三季度,奶粉就出现市场脱销,各地都很难买到奶粉的紧张情况。
不过,奶粉脱销是暂时现象。食品工业部已初步确定明年生产奶粉九百六十万磅,较今年预计增长54%。同时,中国糖业糕点公司在10月中下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供应会议上,对奶粉脱销的原因,进行了检查。目前,正在从各方面加强对奶粉的经营,并设法争取货源,使奶粉紧张状况逐步趋向缓和,为消费者做好供应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