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苏联专家在长江大桥工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06
第3版()
专栏:

苏联专家在长江大桥工地
新华社记者 方堤
要把在武汉长江大桥帮助工作的二十多位苏联专家的事迹作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可以这样说,整个工程中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们的忘我工作和创造性的劳动分不开的。这里谈到的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些片断。
创造性地对待工作
长江大桥工程局的职工们对苏联专家们优越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都有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正如工程局局长彭敏说的那样:人们认为专家们身上更为宝贵的东西,是他们用创造性的精神来对待工作,而不受陈规的限制和约束。因此,许多看来好像是无法解决的难题。都能在他们的不断研究中获得解决。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1954年当长江大桥刚开始进行技术设计的时候,由于长江水文地质情况特别复杂,用流行了一百多年的“压气沉箱法”来解决桥墩基础施工问题,有着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而更好的方法又找不到,因此,当时曾使技术设计陷于停滞。以西林为首的苏联专家们反复研究了这一情况。他们根据苏联在地质工作中用大型钻机钻探和在桥梁工程中用“高椿承台”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用
“大型管柱钻孔法”代替“压气沉箱法”的大胆倡议。现在,长江大桥桥墩基础工程进行的情况证明,“大型管柱钻孔法”无论是从好、快、省、安全各个方面看,都比“压气沉箱法”优越得多。专家们就这样出色地、创造性地解决了看来是无法解决的长江大桥桥墩基础施工问题。
人们还记得专家们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另一个例子。长江大桥采用的是三联九孔的钢梁,全长一一四○公尺,看来就像一座巨大的钢铁长虹。杆件和铆钉的粗大,在国际桥梁工程中都是少见的。因此,在桥梁建筑中架设钢梁时经常采用的“拖拉法”和“浮运法”,在这里都难于适用。根据这个情况,中苏桥梁建设者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伸臂拼装法”来解决架设问题。但是,这种新方法所要求的精确度是很高的,如果铆合质量不合要求,架设工作就不能继续进行。这样,正确地解决铆合质量问题,就成了整个架梁工程中的一个关键。
如同所有重大的技术问题一样,解决铆合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操作规程。但是,由于这里用的钢梁不是普通的钢梁,在中国无法找到一个现成的适用的规程。后来,专家们从苏联要来了一个伏尔加河上的著名桥梁——斯维特尔斯克大桥的钢梁铆合规程。这个在苏联算是完善的规程经过试验后,证明它在长江大桥上也不能完全适用。但是,这个难题并没有难倒苏联专家们。经过几个月的钻研,专家们和中国工程人员一起,终于在利用斯维特尔斯克大桥规程的适用部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和中国工人宋大振等人的经验,创造性地制作出了一套新的规程,解决了铆合质量问题。
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
这里的职工们都一致赞扬苏联专家们在长江大桥工程中始终一贯的忘我工作精神。人们说:专家们把在这里工作看成是为他们自己工作一样;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毫不计较环境的艰苦。
苏联专家西林和波良轲夫身体都不好,波良轲夫还患着严重的心脏病。可是,他们为了长江大桥的建设,总是不分昼夜地工作着。西林是负责帮助局长和总工程师进行全面领导工作的,按照规定,每天下午到五点半钟后就可以下班了,但他却经常工作到七、八点钟;有时在夜间也到工地上去了解情况。星期天他也常常只休息半天,另外半天他就乘小艇到风大浪急的长江上检查各项工作进行的情况,发现问题就立即帮助解决。有时,为了解决一些重大的技术问题,他不辞辛苦地往返奔走于武汉—北京—莫斯科之间,和中国、苏联的桥梁专家们交换意见。
波良轲夫是帮助进行钢梁的制造和架设工作的,他更是日日夜夜地生活在工地上和车间里。常常是这样:他在工地上或车间里工作到夜间十一、二点后才去休息;可是第二天清晨四、五点钟时,人们又看到他出现在工地或车间里。有时,他由于劳动过度昏倒了。但当他刚好些后,就又不顾人们的劝阻回到了工地或车间。人们曾多次劝他医好了病再工作,可是他总是说:“不要紧,把桥建好了再住医院是一样的!”
在工地上,职工们还经常谈起专家戈罗托夫、轲斯金和切尔特轲夫忘我工作的情形。有一次,在还十分寒冷的2月天里,戈罗托夫和轲斯金等正在桥墩上指导工人下沉管柱时,突然,江上乌云密盖,一次少见的暴风雨袭来了。狂风掀起翻腾的巨浪,猛烈地冲击着桥墩工作台,寒风、冷雨吹打在人们身上。转眼之间,专家和工人们的衣服都被淋湿了,雨水顺着帽沿、衣袖、裤管直淌。工人们怕专家受凉,劝他们回到岸上去,但专家们都不肯回去。就在最近,切尔特轲夫为了研究工人的经验,解决钢梁铆合质量问题,曾在钢梁拼铆工地上接连工作了五个夜晚。这样的事情,在长江大桥工地上是很多很多的。
把经验传授给中国兄弟
长江大桥工程局的中国职工们从铁道部接到的任务是:“建成、学会”。就是说,不但要把大桥建成,而且还要在建设过程中,学会全套建桥的本领。苏联专家们把帮助中国职工完成这个任务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在各项工作中,他们总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中国兄弟。
专家们通常帮助中国职工提高技术的方法是上技术课。西林、卡尔宾斯基、戈罗托夫、吉洪洛夫和其他专家们,都曾经用这个方法向职工们系统地讲授过有关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重大技术问题。这样,就使得大家能够全面地掌握建桥技术。
可是,仅仅是讲授有时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必须辅以具体的指导。专家们进行具体指导的主要方法是亲自示范和在工作中带徒弟。例如,关于传授苏联先进经验“生产会议”的问题,虽然作了详细的讲解,但在实际运用时却往往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问题是:会议牵涉的问题过多,因而开的时间过长,而问题却解决不透。后来,西林和卡尔宾斯基就召集全体专家开生产会议进行示范,让大家亲自看看怎样才能使会议开得短而又能解决问题。这样,职工们很快就学会如何开生产会议了。以后,工程中有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生产会议的形式得到解决的。
机械专家普罗哈洛夫和基础施工专家轲斯金,都是善于在工作中带徒弟而深受职工欢迎和喜爱的人。普罗哈洛夫每天到现场工作时,总要抽出时间去帮助工地上的青年技术员和绘图员修改设计图纸,并且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作。有时,青年技工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经过讲解后还不能解决时,他就穿上工作服亲自动手边作边教,直到大家完全学会为止。在轲斯金的具体帮助下,青年工程师肖传仁和钻工丘桢祥曾多次改进了钻头的结构,对提高钻孔效率和节约材料都有很大的作用。
由于专家们的耐心帮助,长江大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二、三年来进步得很快。数以千计的青年徒工在这个时期中变成了建桥能手;原来的技工则一般都已经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担任了技术员、领工员或队长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