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乌苏里江上的歌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06
第6版()
专栏:

乌苏里江上的歌声
温暖的黄昏降临在连接中苏两国的宽阔的乌苏里江上。江面、岸边一片寂静。这时,一阵少女的歌声“喀秋莎”,从中国岸边飘向对岸。苏联边防军战士都知道,“这是我们的丛琪玲(译音)在歌唱……”
从前,每逢傍晚,苏联边防军战士就听到对岸传来的歌声。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女歌手是谁?听不懂的中国歌词里都说些什么。突然有一天傍晚,歌声没有了。边防军战士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虚。
第四天夜里,有一只小船从中国岸边向苏联方面迅速驶去。五分钟后,一个头发斑白、满脸皱纹、带着眼镜的中国医生,在手电筒灯光闪烁下从船里出来。他用半通不通的俄语向苏联边防军战士焦急地说,他们镇上有一个叫丛琪玲的姑娘,病情严重,要马上动手术,可是自己的医院离得太远,病人又受不了途中汽车的颠簸。
在昏睡状态中,丛琪玲隐约记得将近黎明的江岸,记得一些戴着绿帽子的人怎样把她抬上一个插着绿旗子的汽艇,以后看见一个穿着雪白衣服的女医生和一些弯腰看她的陌生的、但充满同情的面孔。再往下就不知道了。
过了一小时,苏联外科医生科赛列娃来到了医院接待室。她说:“请转告我们对岸的朋友,一切顺利。”
姑娘很快恢复了健康。回国的一天来临了,虽然过了江就到,可是丛琪玲觉得要走得很远、很远……她抱着一大束鲜花,坐在归国的船上,默默地回忆:有多少不眠之夜科赛列娃医生守在她的床前,苏联边防军战士怎样殷切地来打听她的状况,并且带来鲜花。怎么样感谢他们呢?
丛琪玲找到了感谢苏联朋友的办法,她约了几个女伴,教会她们唱苏联歌曲。每到傍晚,她们就来到江边,唱“喀秋莎”,唱“莫斯科—北京”。歌声伴着友情,萦绕在江面上空,传到对岸。
(据苏联“边防军战士”杂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