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从出版社多少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07
第7版()
专栏:

从出版社多少说起
黎之
子冈同志在10月26日人民日报八版发表了一篇短文:“出版社可否‘综合’一下?”文中的主要意思似乎是说目前出版社太多,觉得应该“综合”一下统一领导。对此,我倒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出版社是太多还是太少呢?我看问题不在这里。我们过去并不是没有“综合”,相反的,有些“综合”得过火,而把一些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出版社“综合”掉了。正像子冈同志所说的“它们时而调整,时而分家”,这样“合久分,分久合”,但总给人们一种印象:“出版社多,出书太乱”。这是什么道理呢?是不是真的出版社太多了,“综合”一下就会好转呢?
我想,不是,相反的,倒是有特色的出版社太少,大家都出一样的书,大家都是一个面孔,甚至一本书几个出版社都印(像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据我所知就有三个中央一级出版社印过)。既然如此,当然只能有“精装”和“普通”之分,“全集”和“选集”之分了。如果我们这些出版社都能办得有自己的鲜明特色,那就不会显得太多而是显得太少了。
是不是要办得有特色就必须编辑众多,统一领导才行呢?我想也不然,我们看过去有些影响很大的出版社,编辑也不过几个人,甚至有些只有一两个人在顶着。当然,现在我们的局面不同,来稿的情况也不同了,不过,现在出版社的规模已经根本不同了。像“人民文学”“青年”“通俗”等出版社都是几个编辑室,编辑也很多,为什么就不可以办得更有特色一些呢?(当然,办得好不仅仅只表现在有特色上,我只不过仅就这一个特点来说)
民间有句俗语:“不生孩子,怨炕头”。我觉得我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往往是这样,比如说有时嫌文艺刊物太多,有时又嫌太少。有时出三十二开本,现在又都纷纷改成十六开本。没有优秀的作品出现,就怨创作条件太差,行政事务太多,或者说粗暴批评太多等等。鲁迅先生在那样黑暗的统治下面和团结在他周围的作家一起,又编刊物,又出书,又进行社会活动,为我们后代创造了那样丰富的文化宝藏。难道今天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面不能做得更多更好吗?所以,我想,不必太多地去在形式上找原因,还是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什么是根本问题呢?这需要大家研究,我只不过发表一点愚人之见。我看来根本问题之一是人,是现有的干部的力量的充分发挥。发挥得像我们在反动统治时代在地下进行战斗那样,发挥得像我们在和日寇和国民党反动军队作战那样。说来话长,就此停住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