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从选本说开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09
第8版()
专栏:

从选本说开去
唐弢
不久以前,我替上海“解放日报”写过一篇题为“选本”的短文,后来又在本版上读到两篇讨论同一问题的文章,在具体的论点上,似乎没有什么大出入,譬如大家一致要求有好的选本;但从总的精神看起来,却是颇为不同的:齐士同志是薄选本而崇全集,大杰同志的意见和我的比较相接近,我们都认为这个工作值得做,即使“现在又到了一个选本的时代”,也不是什么坏现象,选本和全集首先就不是对立的东西。
但我还想申说一下自己的意见。
如果我们能够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就会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从清朝中叶以来,一般人之所以知道唐诗,并且能够背诵其中的几首,并不是读过六十六卷的“杜工部集”或者七十五卷的白氏“长庆集”,倒是受了一向为士林所不齿的“唐诗三百首”的影响;一般人之知道有所谓“唐宋八大家”,懂得韩苏文章,也并非读过四十卷的“韩昌黎集”或者一百十五卷的“东坡全集”,倒是从一部使通人摇头的“古文观止”里得来的。自然,他们很浅薄,不免为“方家”所讪笑,然而光是讪笑却无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个事实启示我们不应该忽视选本的作用,更不能干脆取消选本,而是必须做好选本的工作。
鲁迅先生说:“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他不满于那些“眼光如豆”的“选家”,认为所选的不足以供专家在“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时的“应用”,这是对的。所谓
“眼光”包含着“知人论世”的大学问,以此要求过去的选家,就不免常有缺点,今天的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如果不跨过选本,进一步去追求研究对象的“全人”,那就很难得到科学的论断。但这并不等于说以后就不要选本,今天的选家已经有更多可能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他们能够给我们一些好东西。鲁迅先生是针对当时具体情况立论的,不是一般地在反对选家,他不会不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本身也是一个选家,难道他们倒一定能够给读者以“全人”的观念吗?
从这点出发来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它的真正的含义是不难理解的。
但我们之要求把选本工作做好,却也并不认为这就可以供“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时的“应用”,一件专门研究工作有必要突破第二手材料,有必要摒除现成的影响,提出自己的主见,因此它所需要的材料一定是越丰富越好,越全面越好。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认为选本对于专家就没有作用,在我看来,它永远是专家的先导。
我们珍爱专家,珍爱一切专门的著作,然而平地是起不了高山的,它还需要有岗峦。选本的目的固然在供一般人涉猎,它的大量出现却反映了社会重视学术的风气,开始从“抄来抄去,人云亦云”的圈子里跳出来,要求多少接触一点原著,因此它正是通向全集的桥梁。如果一般人连一首唐诗都没有读过,我们的杜甫专家也许会痛快得“如入无人之境”吧,然而我不知道他将怎样发挥自己的本领。
必须有人在选本这块土地上辛勤地耕耘,这才能够使知识绿化我们的社会,并且推动专家使其永不枯萎——自然,这不能期待于“儒林外史”里只爱喝“处片”的马二先生,因此我希望有好的选本,有真正能够摆脱偏见的选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