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光荣的妈妈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3
第5版()
专栏:

光荣的妈妈们
夏敏之
在出席全国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代表中,有许多被誉为“光荣妈妈”、“革命母亲”的烈士家属,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她们不仅贡献了自己的亲人,并且自己也是坚强不屈的战士。
远在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家彭湃同志在广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不但反动派想暗害他,自己的地主家庭也反对他。当时只有他的母亲,这位生在贫穷人家被嫁到地主家庭的彭妈妈,是支持和同情彭湃同志的。彭湃同志秘密召集农民开会的时候,她就帮助联络人,给他们放哨,有时候她还必须把彭湃同志的二哥支吾出去,缠住他,不让他去破坏彭湃同志的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以后,彭湃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彭妈妈逃到香港、澳门等地避难。这时,她还一直坚持工作,掩护革命同志,收藏秘密文件,担任联络通信。有一次她被敌人发觉逮捕,受到各种迫害,但是她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暴露一点党的秘密。后来经过社会人士的援救,才得到释放。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战斗中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的徐正修妈妈和王月香妈妈,都曾经是英勇的战士。当时她们都在苏维埃政府里担任工作。徐妈妈是妇女会的委员。王妈妈是赤卫队的妇女班长和宣传员,直到现在,她还记着一些红军歌曲。我们访问她的时候,她曾愉快地给我们唱道:
当兵就要当红军,
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是一样,
没有人来压迫人。
王妈妈是一位坚强、乐观的革命母亲。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她领导妇女给红军游击队送粮,有一次在路上受到了敌人的夹击,子弹嗖嗖地在身边乱飞,眼看敌人就追上来了。她们不顾危险,每人挑着一百多斤粮食拚命地跑。山顶上的红军战士们高声招呼:“王月香啊!你们快把粮食丢下掩蔽起来吧!”但是她们还是不停地往山上爬,直到把粮食送到红军手里。
徐正修妈妈已经六十九岁了,现在她的脖子上还留着被国民党反动派吊打的伤疤。1927年,徐妈妈的丈夫和大儿子都参加了红军,她在乡里担任妇女会常务委员。后来,反动派进攻,红军撤退了。国民党抓去了徐妈妈,对她进行严刑拷打,要她说出红军的人员、枪枝和物资情况。她想:“儿子在红军里,丈夫和娘家的三个兄弟已经为革命流了最后一滴血,我要对得起革命,对得起丈夫和兄弟,决不能向敌人屈服。”就这样,她虽然受尽酷刑,可是一点也没有暴露红军的情况。在漫长的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反动派长期限制她的活动,她自己仍然秘密地坚持为革命工作。1944年新四军部队到红安县打游击,她就组织妇女给新四军送粮,送情报。有一次,我们的部队移驻在长西店,徐妈妈打听到国民党要组织大部队去围攻,就立即派人跑了十多里路去送信,使部队安全转移。
抗日战争中,海南岛的琼崖抗日纵队里,人人都知道文昌县有一位“革命母亲”叶三婆。叶三婆把自己仅有的一个孙子送到琼崖抗日纵队去,随后又动员孙子媳妇参加了部队。以后,她孙子和孙子媳妇都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这个孤老妈妈的斗争意志却更坚强了。她在坚苦的战斗环境里,经常外出探听敌情,递送秘密文件,给军队送柴送饭,照顾伤员。经常有几名或十几名伤员在她家里休养,她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给伤员烧水做饭,端屎端尿,看护得无微不至。部队的指战员也都十分热爱她,战士们常说:“我们的家就是叶三婆的家,叶三婆就是我们的妈妈。”
为革命献出亲人的这些光荣妈妈们,心地是那样善良、品质是那样高尚。她们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解放了,党和政府妥善地照顾她们,但这些“光荣妈妈”都要用自己的劳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自己亲人未竟的事业继续努力。她们虽然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还在合作社里担任着社长、主任或社委的职务,担任着省、县人民代表和委员的职务。
去年,广东省正处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时候,彭湃同志的妈妈叫人扶着她走了八里路,来到了彭湃同志最初搞土地革命的重点乡——赤山乡。这位八十三岁的彭妈妈在农民大会上说:“你们这个乡是彭湃搞土地革命的发源地,他当时的愿望就是消灭剥削制度,使大家都有地种,然后再走向幸福的社会主义。要是我的儿子现在看到你们组织合作社,他一定很高兴。”她讲话以后,很多农民就当场表示要参加合作社,感谢彭妈妈和他的儿子对他们的希望和教导。今年9月,彭妈妈听说城光区有些农民对参加合作社有顾虑,她就到这个区去登门访问有顾虑的农民,解释农业合作化的好处。
徐正修妈妈在1954年就挨门挨户动员人们由互助组转成合作社。开始,区里的干部因为有保守思想。不理睬他们的请求。但这丝毫也没有动摇她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她一连申请了七次,她所领导的合作社终于在1955年2月被批准成立。
叶三婆妈妈已经七十岁了,现在还是下地生产,担任着高级社社委,生产队队长的职务,她现在靠劳动分的粮食和钱,还吃不了用不了,买公债、卖余粮她都带头。去年抗旱的时候,她带头戽水抗旱,一直坚持了三天三夜,实在累的不行了,才在溪边睡一会。
王月香妈妈不光不要政府补助,不要群众们代耕,而且每年都帮助烈属钟张氏和孤老哑叭钟甫昌解决生活困难。去年春荒缺粮的时候,她把粮食送给别人,自己吃青菜,芋头。群众信任她,听从她,不光生产上和工作上有问题去找她,就是夫妇不和,姑娘找对象也去和她商量。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烈士的母亲戚元香,是一位领导着两千五百八十户高级合作社的社长。1954年无为县遭到大水灾,很多互助组垮台了,而她却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使互助组转为二十二户的初级社,由于她从解决社员生活困难着手,对劳动力作了合理的组织,使生产得到了发展,就吸引着更多的人参加了她领导的合作社。去年春耕生产时,畜力缺乏,她就组织人力拉犁。她亲自下坡拉了三天,影响了许多年轻的妇女也纷纷下地拉犁,使春耕任务及时完成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