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追念中山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3
第7版()
专栏:

追念中山先生
邓宝珊
我知道中山先生的名字,是在辛亥革命以前。那时候,清政府把先生同陈少白、尤少纨、杨鹤龄称为“四大寇”,到处悬赏通缉,而在民间也流传着关于先生的许多传说。1908年,我从军到新疆伊犁;1910年在那里参加了同盟会。当时像伊犁那样边远的地方都有同盟会的组织,足见先生革命主张传播之广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驻在伊犁的新军也起义响应。这是我第一次在先生的领导和影响下参加了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1913年,我们又在伊犁响应中山先生发动的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失败后,我取道西伯利亚于1914年到达陕西。以后我就追随西北的革命前辈,在中山先生领导下,参加过护法、反对北洋军阀和北伐战争。中山先生在世的时候,我虽然始终没有得到面聆教诲的机会,但是先生的伟大人格和革命精神,一直在我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记得在1920年,正当国内局势十分混乱的时候,中山先生曾经写给我一封信,勉励我们在西北团结同志,把革命旗帜坚持到底。这封信我至今还保存着,作为一个难忘的纪念。
中山先生一生虽然没有到过西北,但是对于西北地区的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始终是非常关心的。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在西北地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据我知道,早在辛亥革命以前,西北的同盟会组织就以陕西为中心建立起来,积极鼓吹革命。由同盟会员在陕西创办的健本学校,曾经培养了一批革命青年。在当时西北的同盟会员中,最为中山先生器重的是井勿幕和胡景翼。他们受中山先生的指示,在西北进行革命活动,为一时物望所归。不幸井勿幕于1918年被匪徒杀害,胡景翼也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不久病故。这是很可惋惜的。
西北靖国军和国民军也是在中山先生的领导和帮助下先后建立的。靖国军于1917年在陕西三原组成,领导人是井勿幕和胡景翼,它的宗旨是拥护中山先生的护法军政府,反对北洋军阀,对于当时西北的革命事业,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后来就成为国民军第二军的前身。国民军于1924年组成,总司令是冯玉祥,副总司令是胡景翼和孙岳。它的第二军大部分是西北子弟兵。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的联合,是由中山先生从中促成的。国民军在声势最盛的时候,曾经控制过北方的好几个省份,打败了直系军阀,并且欢迎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家大计。中山先生给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的复电说:“义旗聿举,大憝肃清,诸兄功在国家,同深庆幸,建设大计,即欲决定,拟即日北上,与诸兄晤商。”1924年,中山先生抱病北上,但是由于受到段祺瑞反革命活动的刺激,忧愤疾发,竟至不起。在中山先生逝世以后的一个时期内,国民军继续执行中山先生的联苏、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并且参加了北伐战争,有过相当的贡献。但是,当蒋介石背叛革命,并且对国民军实行分化政策的时候,国民军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分裂,终于同反革命势力妥协,使自己走上了复灭的道路,尤其是国民军第二军,在胡景翼病故后,内部日益分歧,到了这个紧要关头,更是举棋不定,结果铸成大错,一败涂地,辜负了中山先生当初的殷切期望。
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期间,西北的民主主义革命事业虽然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是斗争并没有中断,特别是从国民军失败以后,领导革命的责任是由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当起来了,这就使得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不少坚持革命的同志,特别是共产党员,在万分艰苦的环境里继续进行斗争。革命的种子终于在西北播下了,而且不断的成长和壮大起来。中山先生对于西北地区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一番心血,许多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毕竟是有宝贵收获的。
中山先生的一生,始终不懈的在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虽然历经波折,毫不动摇。由于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伟大的“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山先生终于在迂回曲折的革命进程中找到了明确的方向。从此以后,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就发展到新的更高的阶段。中山先生深刻体会到“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体会到必须采取联合共产党的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并且把反对联共政策的顽固分子开除出党;体会到“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质言之,即为农夫工人而奋斗,亦即农夫工人为自身而奋斗”;因而中山先生就勇敢地决定联苏、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并且根据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政纲。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反应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是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记得国民军在执行三大政策的时候,各方面都出现了蓬蓬勃勃的新气象。以乌斯曼谖夫为首的苏联顾问团,真诚无私地帮助国民军策划革命斗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了国民军的工作,并且成为骨干。共产党员刘伯坚同志担任过国民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也同国民军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李大钊同志被害以后,国民军总司令部曾经开会追悼。人民群众也用很大力量来支援国民军。当时国民军能够不断取得胜利,正是证明了三大政策的无限生命力。而国民军一旦背弃了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也就必然走上没落的道路。从这里,我衷心敬佩中山先生的伟大的革命远见,这种革命远见,又是同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精神分不开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就是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纪念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不但已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而且已经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各项建设事业正在加速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要胜利完成;一个伟大的新中国已经出现于世界,并且同伟大的苏联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革命理想,已经全部实现了。中山先生手创的国民党的革命派,早已参加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正在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年追随中山先生从事革命的许多同志,今天虽已白发苍颜,仍然精神矍铄地为人民服务。所有这些,都是对中山先生的最大安慰;先生地下有知,应该是含笑瞑目了吧!
在纪念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我不能不想到台湾还没有解放,也不能不想到现在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特别是一些曾经追随过中山先生的老朋友。我想他们在这个节日里,一定是感慨万端的。如果他们没有忘记当年追随中山先生参加革命的初衷,没有忘记中山先生的遗教,就应当认清今天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及早回头,弃暗投明,争取为和平解放台湾立功,这样才真正无愧于中山先生当年对他们的期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