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谒中山先生衣冠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3
第8版()
专栏:

谒中山先生衣冠冢
马公愚
古寺乘秋礼伟人,
卌年前事记犹真。
英灵地下应含笑,
今日神州正日新。
这是我在西山碧云寺谒孙中山先生衣冠冢时所作的绝句之一。天高气爽的秋季,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在一个无风无云不寒不暖的早晨,我从东城坐车直到西山脚下。西山是我数十年前游过的地方,现在的面貌与从前大不相同了。解放以后,经人民政府修整兴建,封山育林,种种措施,西山也和其他风景区一样,改变了衰老荒凉的状态,出现了新鲜蓬勃的气象,虽然已是深秋,而满山葱翠,不异春夏。我登上碧云寺,在庄严的中山纪念堂里,瞻览了各种纪念品和苏联赠送的水晶棺材之后,便走到中山先生衣冠冢前,行一个最敬礼。在这时候,不禁回忆起四十几年前的旧事了。
1909年,我还在杭州念书,一天接到留日学生从东京寄来的宣传品,内容有:“孙逸仙先生提倡革命……凡属炎黄旧裔,血气之伦,皆当奋起……”等语。我和几个同学看了之后,都非常感动,一面把这张宣传品秘密藏起来、避免惹祸,一面与同学商量怎样表示响应孙先生的革命,我提议先把辫子剪了,表示不服从清制,共寝室的陈君阳、陈叔平、董仲光、陈仲陶、刘复中……诸同学都同意,一夕之间,全剪了辫子。此事虽小,可是引起不便。这时,清廷严防革命,官吏往往以捉拿革命党为立功升官的机会,我们剪了辫子的,万一被认为有革命党的嫌疑,捉将官里去,怎么办呢?于是在寒假回乡的时候,仍旧在小帽里装了一条小辫子。
1912年,我已经毕业了,还在杭州,一天在街上看见大招贴,知道孙先生要在马坡巷法政学堂演说,我高兴极了。一到时间,我便抢先进会场,坐在第一排。他激昂慷慨的演词,句句动人。听完了演说之后,一位姓沈的,带我和何、严两个青年,到休息室里,见孙先生。他询问我们几句,勉励我们几句,时间虽很短,而他爱护青年的热情,从态度上和言词上,完全可以表现出来,这印象深深地留在我的脑际,永久不会消失。从此以后,我遄返故乡,埋头于教育生活和文艺工作,没有机会再见孙中山先生了。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我在这个时候,有机会参谒先生的衣冠冢,我心中情不自禁地,有很大的感想。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一生辛苦致力革命事业,可是他的理想,过去还没有实现,今天才实现了。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幸福的国家,前面正有无穷的美景。假使孙中山先生死而有知,他一定是多么高兴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