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紫金山下谒陵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4
第2版()
专栏:

紫金山下谒陵墓
本报记者 刘时平 张竞
11月12日,南京的天气,格外晴朗,这一天,从北京赶来的中央谒陵代表团,江苏省、甘肃省、南京、上海两市的谒陵代表团,同各国来的外宾,在紫金山举行了隆重地参谒中山先生陵墓的仪式。
所有过去追随过中山先生革命的人,不管是老同盟会员,或者是早期黄埔军官学校的学生以及他的部下,看到今天中山陵的面貌焕然一新,看到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和各国外宾步行走上三百多层的花岗石台阶,站在中山陵墓前献花行礼,隆重纪念,都受到极大的感动。中山先生生前的侍从副官马湘感动得痛哭流涕。从1929年扶灵安葬以来,他一直没有看到在中山陵前,举行过这样盛大隆重的谒陵,只有今天,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才真正重视和尊敬中山先生。谒陵后,他告诉记者说:“我今天的心情是又沉痛,又兴奋,沉痛的是我永远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兴奋的是看到全国人民这样隆重地纪念中山先生,看到中山先生的遗志已经实现。先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在陵墓前,陈赓将军和苏联代表团的契列班诺夫,热情地拥抱起来了。三十年前,契列班诺夫是中山先生所创办的黄埔军校总顾问,陈赓将军是黄埔的学生。如今,他们又在黄埔军校创办者的灵前见面了。这是胜利者的拥抱、是中苏兄弟般的友情的拥抱。
中央谒陵代表团和苏联代表契列班诺夫又到廖仲恺墓献花圈,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虽未来,由她的子女廖承志和廖梦醒作代表献了花圈。为了纪念这位黄埔军校创办时的教育长,当时黄埔军校的学生陈赓、侯镜如、李觉、黄雍也献了花圈,侯镜如并希望今天在台湾的黄埔同学,也能早日回到祖国的大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最后,到南京东郊麒麟门邓演达墓献花圈。在邓演达的墓碑上有陈铭枢的题字,代表们回忆起当年蒋介石唆使人暗杀邓演达的时候,十分痛恨。在献花圈后,朱德同志沉痛地向大家说:邓演达真正是一个三民主义者。
谒陵的人们从紫金山回到南京城里时,中山路新街口的中山先生的铜像,已在万家灯火照耀下。南京的人民和全国的人民,将永远纪念这位革命的先行者。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中央谒陵代表团11月12日在南京晋谒中山陵。(附图片)
上图:中央谒陵代表团团长朱德(前排右第二人)、副团长李济深(前排右第三人)等在孙中山先生石像前献花。
右图:中央谒陵代表团和苏联等八个国家的谒陵代表等步行上中山陵谒陵。 新华社记者 孟庆彪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