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苏加诺谈访问中国、苏联和美国的感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4
第3版()
专栏:

苏加诺谈访问中国、苏联和美国的感想
新华社雅加达13日电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11月9日在万隆对大学生和中学生发表演说,叙述他在国外访问的观感。
苏加诺用较长的时间谈到他访问中国的见闻和感想。他说,首先使他赞叹不已的是中国建设在短短几年内如此突飞猛进。他说,中国不仅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而且进行小规模的建设,如农村里的那些建设。
苏加诺指出,中国的建设着重基本工业建设。他举出鞍山钢铁公司作例子,并且兴奋地叙述了鞍钢的兴建情况。
苏加诺说,和苏联一样,中国也有许多女工程师,她们的才干并不逊于男工程师。他说,长江大桥真了不起,这座桥的计划和施工都有女工程师参加。她们的地位和男工程师的地位一样。苏加诺接着说,他年青学工程时,看到荷兰人在中爪哇建筑的塞拉约大桥,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自从看了长江大桥之后,他认为塞拉约大桥是丝毫不能同它相比。
苏加诺总统谈到毛泽东主席对他说,中国在革命胜利初期,非常缺乏人才和物资,便向苏联请求帮助建设,因为中国相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基于它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是愿意帮助别国建设的,而事实上苏联的确答应了中国的要求。就是这样,苏联把成批的机器和专家等送过来帮助中国建设。总统说:“我得到这样的印象:苏联似乎是把一座座的工厂从苏联搬到中国来”。
苏加诺对于中国已经能够自己生产某些机器和武器,获得深刻的印象。他指出:“中国的七年建设,已经能够满足一切基本需要。”
苏加诺说,中国工人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建设方面是团结一致的”。他劝告大家不要认为每个中国人都是共产党员,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就不是。他说,他曾经和一位实业家谈话,这位实业家是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党员,这个实业家在回答苏加诺的询问时说,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同意共产党所领导的建设计划。
谈到在美国的访问,苏加诺说,他到美国是为了要看杰弗逊的精神是否还存在。他说,在美国还有“言论自由”,但是没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美国成为资产阶级工具的国家。在美国,贫富悬殊,有一大部分平民生活很穷困。总统说:“这是一个财富不平均的民主国家”。
苏加诺认为,苏联首先重视“免于匮乏的自由”,而后才是“言论自由”。他说,苏联人拚命地工作,以便摆脱贫困,他们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巨大规模的建设。他说:“不管同意不同意共产主义制度,我们惊叹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团结一致的社会。”
苏加诺说,印度尼西亚的五年建设计划还没有包括一切基本需要。印度尼西亚的建设计划也应当包括使社会健全化的计划,就是说也应该包括改造思想的计划。
他批评所谓“荷兰思想方法”的影响,接着说,“旧的思想必须清除掉,必须进行思想改造,如同在中国的情形一样。”
他强调说:“印度尼西亚建设的绝对条件,是先建立钢铁工业。印度尼西亚有铁砂,印度尼西亚有煤,开采这两种资源是印度尼西亚工业化建设的迫不及待的任务。”
苏加诺认为,不必害怕外国派遣专家来印度尼西亚协助建设的建议,也不必害怕接受外国以非资本主义方式提出的关于提供工业资本援助的建议。
关于民主,苏加诺说:如果我们的政治家要谈论民主,不要只看西方。民主有许多种,不只是在西欧才有。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建设一个公正而繁荣的社会,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和民主的手段,才能实现它。
苏加诺建议印度尼西亚应该有社会民主。在这种民主中,国会有权利决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政策,如同在中国和苏联一样。
他说,“但是,我不是建议大家模仿美国、苏联或者中国的民主。而是大家要从自己的土地中发掘自己的民主,恢复从前的面目。独立意味着负起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恢复自己的面目。民主制度和国家制度是各民族自己的面目的反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