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不要拉中学生去做过多的社会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4
第7版()
专栏:

不要拉中学生去做过多的社会工作
本报评论员
去年秋季以来,在许多中等学校里,都发生学生社会活动过多、负担过重的现象。这学期开学以后,情况虽然有些好转,但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学校中社会活动过多,主要表现在校内、校外的义务劳动和社会服务工作过多过重。学生参加的活动从植树造林、除四害、筑路、拆城墙、积肥、收割等,一直到户口调查、兵役登记、报刊发行、宣传交通规则、演戏、献花,甚至还要当展览会讲解员和各种会议招待员,真是无所不包。有些学校整个学期的课余时间和假日几乎都被这些活动占去,占用上课和自习时间也是经常的事情。校内非学习活动过多,组织机构庞杂,会议频繁,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特别是青年团和学生会的干部负担更重。这些过多的社会活动,严重地干扰了学校正常的秩序,使得许多学生生活紧张,身体疲惫不堪,不能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
有些机关单位为了急于完成规划指标,把许多任务布置到学校里面来。这些任务往往不是个别的,而是连续不断,一个接一个。如河南内乡县第一中学在一个多月内接到的任务就有:交通科限二周内修一条八十八公尺长,五公尺宽的大道,水利办公室限一周内完成面积一亩,深度一丈五尺的蓄水池;农场布置施肥七十亩地;交通科又布置拆城砖五万多块。结果,这些任务是勉强完成了,可是,学生们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部门只顾完成本单位的任务,不顾学校的教学工作,把学生当作机动的劳动力使用,显然是不恰当的。他们不了解学校是国家培养、教育青年的主要基地,它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行动就是为国家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合乎规格的建设人材。当这些单位把这许多额外的任务要学校来负担时,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乱学校正常的秩序,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
我们的学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的。学校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来培养青年。因此,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一直是学校所提倡的,它对于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劳动观点,培养他们为公共事业服务的品质,起着积极作用。但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必须是有计划、有领导地进行,并且服从于上述教育的任务。有些领导部门过多地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单纯追求经济收益,而忽略了教育作用,结果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各地党委和有关部门需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经常领导,制止一些机关单位随意直接向学校布置任务,乱拉学生参加过多活动的现象。学校领导方面对校外各种不恰当的要求,可以拒绝。自然,完全拒绝不做社会工作也是不对的,也应当注意避免。
有些学校行政方面没有切实把学生工作领导起来,很多本来属于学校行政和教师份内的工作都落到学生身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目前,在许多教师中,“管教不管导”、“教书不教人”的思想还相当普遍。班主任工作也很薄弱。因此,像评定学生操行,教育落后学生,办理伙食等,都成为一些学生的经常工作。针对着这种情况,学校领导方面要加强班主任的工作,帮助教师树立起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动员全体教师共同来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领导方面还必须注意解决教师中的忙乱问题,使教师有接近学生的时间。
学校中的活动过多,还由于有些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不当,他们习惯于搬用发动群众运动的方法,不细致,不深入,增加忙乱。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应提倡按照学校工作的特点办事,不要追求轰轰烈烈的形式,要把工作做得更踏实、更深入、更具体。学校中各种为学生所喜爱的课外活动要继续提倡,特别要注意充实这些活动的内容,贯彻自愿参加的原则。
各地机关单位应当和学校通力合作,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消除学生社会工作负担过重的混乱现象,使教育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