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9阅读
  • 0回复

鲁迅先生和孙中山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4
第8版()
专栏:

鲁迅先生和孙中山先生
钦文
鲁迅先生时常在闲谈中流露这样的意思,就是他不会叫同他亲近的人去冒险;怕见要好的人流血,他不会带兵。他认为孙中山先生有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能够带领革命者作战;因此他尊重孙中山先生。鲁迅先生虽然对于辛亥革命很感失望,在“呐喊”上有着许多为着辛亥革命失败而慨叹的描写;可是他很重视辛亥革命。他于1920年在“头发的故事”中说,“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因为在纪念辛亥革命的“双十节”,连日历上都没有一点纪载。
鲁迅先生尊重孙中山先生,因为像他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上说的,“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革命的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先生“以俄为师”;他的三大政策,就是联俄、联共和重视农民和工人。鲁迅先生为着重视革命而尊重孙中山先生;认为失败了的革命仍然是革命,鲁迅先生是了解了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像他这样,才能够体会到,即使是失败了的革命也仍然是可贵的,也才能够韧性地坚持长期的革命。
记得孙中山先生刚逝世时,替军阀政府说话的报纸,用大号字刊登“孙大炮放不响了”的标题。当时舆论,反对革命的固然多方嘲笑;并不反对革命的,也因为不了解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随便加以讽刺。鲁迅先生对于这种情况非常愤恨,他特地写了“战士和苍蝇”来痛斥:“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华盖集)
孙中山先生的确是伟大的,他为当时一般青年所敬仰。记得我到上海时第一本买的书就是“孙文学说”的小册子。我曾经挤在“中央公园”的人群中去瞻仰过他的遗容。送葬的人各界都有,队伍空前地庞大,是整齐、严肃的。我也一直跟到碧云寺。我只是当时一般青年中的一个。我们闻见了污辱孙中山先生的文字和话非常气愤,鲁迅先生的“战士和苍蝇”说出了我们要说的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