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在秋收分配中发扬民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5
第3版()
专栏:

在秋收分配中发扬民主
刘树范
黑龙江省依兰县朝阳农业生产合作社干部转变领导作风,在秋收分配工作当中发扬民主,收到了初步效果。
这是个三百三十四户的社。社干部们工作都很积极,但是不大深入。经常在办公室里开会,对生产领导多是一般号召。在秋收时节,他们对秋收进度,收割质量,社员对分配的要求等情况,了解得都不清楚。情况掌握不准确,处理问题就难免出偏差。例如分配白菜和土豆,人口多的盼望多分点,人口少的也希望够吃,可是分的结果没有满足大家的要求。副主任王化山和几个管理委员坐在屋里自作主张,决定分给每户二百斤白菜及两袋子土豆。社员对这样平均分配方法极度不满。有一家有三十口人也和人口少的分一样多。他说:“社干部瞎乱干,分配拉平线,太官僚了!”
镇委工作组发现这些情况,帮助社干部开会批判了这种不深入群众的思想和作风。此后,他们由办公室到田间,工作作风开始有了转变。
一天,社员在收割水稻,副主任来了(社主任到省委合作部学习去了),这回不光是看一看、问一问数字,而是具体指导了。他看到不少社员都不愿意到有水的地方割稻子,便开了个地头会议跟大家商量,划分了小段,由各组分工收割,自己带头到有水的地方去割。这种行动大大影响了社员,二十多人一起跟他跳进水里积极抢收水田里的稻子。
又分配大萝卜了。这次分配接受了前次分白菜土豆的教训。干部先到社员当中去征求意见。大家都愿意按实际需要分。一家四口以下的如果大人多实用的多,就多分些。社干部按着社员意见作了,结果大家都很满意。
社干部从这些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深入群众,倾听社员的意见,才能把事办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地贯彻执行民主办社的原则。
当前的工作是秋收分配,就在分配工作中发扬民主。党支部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分配的指示,先提出了贯彻执行分配政策的意见。社管理委员会接受了支部的意见,进一步讨论了具体方法,制定了初步的分配方案。初步方案订立后,干部分工用各种方法同社员群众反复商量。
管理委员、生产队长等二十一人,分头在七个生产队里,以队为单位召开社员大会,向社员提出“大家事,大家办”的口号,发动社员民主检查社的工作,考核社的分配计划。过去也常召开这样的会,但是一般只是布置任务,让社员执行。有的社员提出不同意见,也当“耳旁风”没有采纳。如果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那社干部就给扣上“不服从领导”“挑皮捣蛋”“破坏合作社”等大帽子,甚至要扣工分。这回可不同了,社干部在向社员讲解民主办社的意义的同时,检讨了过去强迫命令的不良作风,主动征求社员的意见。干部虚心了,群众提意见便积极了。在各队的会上都是两人一伙三人一群研究社内存在的问题。综合七个队对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等问题提出的意见共计一百五十多条,其中批评领导的意见五十多条,改进工作的意见百余条。经过提意见,社员感到轻松愉快,干部感到批评的正确,提出的意见内容丰富新鲜。
有十八名党员干部深入到社员家庭进行了访问。因忙于秋收,没有挨家访问,主要是到不常参加开会的妇女、老人、有病的和鳏寡孤独的社员当中,一面访问一面解决问题。以往有些干部错误地认为这些人对社内大事不会提出意见和办法,因此有事不同他们商量。其实这些人对办社同样是积极的。有的反映:“人心都是肉长的,社是大家的,这那能不关心呢!”在这次访问的十七户中,家家都提了意见,共二十多条。通过访问已经把这些人发动起来管理社务了。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民主办社方针,搞好秋收分配工作,又分别召开了劳动最多的社员、妇女社员、劳动较少的社员的座谈会,征求对如何实现“按劳取酬”的意见,交流如何更好地劳动的经验。劳动又多又好的社员对社内实行满勤和超额奖励以及计件制表示满意,对给二十多户劳动不好的预支现款超过了一般社员表示不满意。要求坚决按着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劳动较少的社员有的说:“干部乱支配,真叫人干活不痛快。”五队妇女社员提出:扒苞米二队一垧给五十分,可是五队一天只给死分四十分。这些意见表明,干部在组织劳动和掌握分配原则上确有不够公正之处。
实行民主办社,不但要深入群众和群众反复地商量,而且还要认真地根据群众的正确意见办事。例如原来社干部计划在11月份打完场,一次把钱分配给社员,但是社员们要求早分一部分,以便有钱换上棉衣服突击秋收。干部认为这个意见很正确,就在10月20日把卖青菜的八千元钱先预支给社员。原来分土豆按户分不合理,这回也更改为按实际需要分。社员都满意了。原先分少的,补分了一次。
社干部经过初步实行民主管理,更进一步体验到还是群众办法多,只有让群众学会当家,社务才能真正管理好。
怎样让社员学会当家呢?除了上述的各种办法以外,他们认为还需要发动社员参加各种工作。当前就组织社员参加秋收分配工作。他们一方面组织了分配工作大队。在党支部领导下,把党员、团员、管理委员、队长、宣传员以及在群众当中有威望的积极分子共四十六人,组成生产分配工作大队。大队内部分设三个组:评产组负责评定产量;宣传鼓动组负责解释生产分配政策,号召快割庄稼颗粒归仓;财会组负责账目的清理结算。这些骨干经过一天训练,就分工进行工作。这就改变了少数干部包办的做法。另一方面,他们召开了社员大会,认真讨论分配方案。会上报告了本社曾经两次修改的分配方案,接着就在会场上划分了十多个小组,由分配工作大队人员分工组织讨论。过去也常开社员大会,但大会只是管委会布置工作的一种形式,并没有认真征求并听取社员的意见。这次大会上,社员们真正行使了自己的权力,普遍发了言,审查了分配方案,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诸如鳏寡孤独户实行“五保”的指标、半路退社户的股份基金的处理、干部误工补贴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具体处理意见。分组讨论后,又集中讨论,讨论一条决定一条,一直到大家再提不出别的意见了才算通过。这次会真正达到了群众畅所欲言,普遍反映:“过去从来也没开过今天这样好的社员大会,这回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同时,又继续开展了合理化建议运动。各队都建立一个合理化建议簿子,把大家提出的意见记下来,隔几天集中研究处理一次。打开三队的合理化建议簿子,九、十月份记载了二十几条合理化建议,如起三遍土豆(往年一遍),先割谷子以免受风等……。这些建议对社内增产保收起了很大作用。
这些改进,仅仅是初步的收获。他们正围绕着当前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地贯彻执行民主办社原则,让群众学会当家,共同管理社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