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让社员增加收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7
第2版()
专栏:

让社员增加收入
本报记者 向村
临清市是山东西北部二十多个县(包括河北省威县、曲周等)的经济中心,素有“小天津”之称。全市手工业生产很发达,竹竿巷、箍桶巷等,几乎家家都是竹、木器手工业户。著名产品如千张袄(用二千多块零碎的废羊皮毛缝成的皮袄)、皮轴、“毕家”上刀(轧花车用)、“孙家”屠刀、铁锨和专供少数民族地区献礼用的哈达等,一向畅销远近各地。
今年1月全市实现合作化以来,手工业生产欣欣向荣,过去“鞍肽晟??肽晗小钡南窒竺挥辛恕H?卸??烁鍪止ひ瞪??献魃绲牟?罚?分直群献骰?郧霸黾恿私??种?唬?柿恳财毡橛辛讼灾?岣摺H绾细衤势骄?岣吡?5%。1至10月份,各社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8%。9月份,已有92.26%的社员增加了收入。铁炉、皮轴、第三服装、丝线、丝织、食品、工艺修理、度量衡等八个生产社,都百分之百的增加收入。现在全市社员的平均工资每人每月已达到三十三点九四元。
临清市能够做到92%以上社员增加了收入,主要原因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发展生产,产品适应社会需要。
在实现合作化的初期,许多社曾一度忽视手工业的固有特点,过于集中,造成社员生产情绪不高,不关心自己的产品销售。由于中共临清市委和手工业联合社的领导经常深入群众,联系实际,及时了解社员的迫切要求,从4月开始调整组织,根据有利生产,恢复和农民密切联系的原则,按各社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几种因地制宜的生产组织形式。如统一计算盈亏的集中生产和分散生产;以小组为单位计算盈亏的又集中又分散的生产;和完全自负盈亏的分散生产。经过合理调整组织后,社员的生产积极性高涨了。各社抓紧时机,大力组织生产,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因而产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铁炉生产社产品种类比合作化前增加了50%,产值比去年同期提高80%以上。
在发展生产的前提下,也还有不少生产社,因原料不足和“连家铺”性质较大等等,仍不能保证90%以上社员增加工资收入。为了保证90%以上社员增加收入,市委领导同志亲自深入竹器、第三服装、铁炉等生产社,调查社员生活,了解生产和分配的情况,特别摸清和解决了社员工资支出和公共积累的合理比例,也保证这些社员增加了收入。
保证90%以上社员增加收入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坚决贯彻了勤俭办社的方针。由于合作化后社大、摊子大,加上缺乏生产管理经验,管理人员较多,管理费用也相应增加。如第三服装等三个社,管理人员占11%,管理费用占经营额的7%左右。为了尽量增多生产人员,发展生产,各社已把行政管理人员缩减到7%左右。在贯彻勤俭办社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如减少管理人员和实行计件工资制等的时候,各社都组织社员讨论,发扬民主,树立社员“以社为家”的思想。铁炉社全体社员懂得了保证出勤率对社、对自己的正确关系以后,互相鼓励和督促,9月份全社出勤率竟空前地达到97.8%,因而有力地保证了百分之百社员增加了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