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调剂耕牛的好时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7
第3版()
专栏:

调剂耕牛的好时机
高长任
从1954年洞庭湖附近各县遭受严重水灾以后,湖南省就感到牛力不足。去冬今春,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曾在外省和本省内收购了二万八千多头耕牛,支援缺牛地区。但是滨湖地区仍然缺牛。今年春季农忙的时候,南县、安乡、沅江等县不得不组织大批人力来拉犁。仅安乡县,就有三万多人从事这种繁重的劳动。据常德专区初步计划,今冬明春需要购进四万头耕牛,才能满足农业社明年春耕时的需要。
在今年夏、秋之间,湖南省供销社曾派出工作组作了许多典型调查。调查材料证明,全省耕牛耕地数量很不平衡。在缺牛的湖区,一头牛全年平均要耕作六十亩以上,而在产牛的山区,很多农业社每头牛只耕作十几亩到二十亩。总的情况是湖区缺牛,山区有余牛,丘陵地区的耕牛基本上自给。如果能合理地在省内调剂一下,湖区缺牛问题是可以得到基本解决的。
根据这个情况,湖南省供销社现在正在积极准备组织耕牛的调剂工作。供销社已制定了今冬明春在省内调剂五万头耕牛的计划。全省基本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后,耕牛交易已由分散变为集中。供销社准备适应这种情况改进工作方法。在各地将要配备专职干部,组织和领导固有的耕牛市场,合理调整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促使耕牛自然流转,鼓励农业社繁殖耕牛。要完成省内调剂五万头耕牛的计划,还是有不少困难的。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产牛区的农业社不但不愿意出售可以出售的耕牛,而且尽量想办法购进壮牛;但是对于入社的小牛,却仍然当作“包袱”,或者折价时压低价格,或者入社后又贱价出卖。因此,要把耕牛调剂好,光靠供销社的经济工作,是很难办到的。有必要对农业社干部进行教育,动员牛力有余的农业社自愿出售一批壮牛(可以搭配小牛),支援缺牛地区。这可以使产牛地区的农业社节省一部分饲养成本,对增加收入也是有利的。
冬种之后,便是耕牛较闲的季节,也是调剂耕牛的适当时机。如果因循蹉跎,错过了冬季,到明年春耕时再抓调剂耕牛这件事,可就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