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想到“活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7
第8版()
专栏:

想到“活捉”
弗先
看到报纸上关于古典戏剧里可不可以出鬼的讨论,我也想到了从前看过的几出鬼戏。
前些时,武汉市汉剧院组织了好几位老艺人,演出了一批传统剧目,七十四岁的名丑大和尚(李春森)也上台了,但他的最精采的“活捉”,却没有演出,这使我大为失望。
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讲到了昆丑杨三(鸣玉)演“活捉”的“绝艺”。我生得晚,没有赶上看到杨三的“张三”;大和尚演的“张三”,则是看过的,虽不知比杨三如何,在我看来,也称得起是“绝艺”了。我还记得,二、三十年前,看过昆班和绍兴的高腔班演“活捉”,演员们也有很好的功夫;他们在身轻如纸,活像幽灵(虽然我并没有见过幽灵)这一点上,妙处大致同大和尚相似,也同梅兰芳所形容的杨三相似。大凡这样的戏,没有一点硬功夫的演员是不能演出的,勉强演来,只会成为丑陋不堪的闹鬼,反而使人生厌了,那在绍兴,从前是要吃甘蔗梢头的——台下的观众会拿吃甘蔗所剩的末梢丢到台上去“批评”他。
看这戏,一般人们是只注意技术,而不去管它的内容的,然而,也不完全是这样。
我记得小时候看“活捉”,除了欣赏那些硬功夫,也曾对内容想过一下,从而发生过疑问。那时候,我以为阎婆惜要活捉张三,是为了索命报仇。这就奇怪了:杀她的仇人是宋江,她为什么来索张三的命呢?因为完全听不懂唱词,所以对这疑问,只好自己作了答案:婆惜以为,张三如不来勾引她,她就不至于被宋江杀死;所以,身虽死于宋江,而祸实起于张三,张三才是恶魁祸首,报仇就要向他索命。这是一个很富于道学气的见解,当时自以为很深刻。
后来读了“缀白裘”里的“活捉”的曲文,这才知道,婆惜不是为的索命报仇,却是为了热恋张三,做了鬼都舍不下,“真个是,春蚕丝,到死未尽”,所以活捉她的心爱的三郎,“效于飞,双双入冥”去的。原来剧作者在告诉我们:爱情比死更坚强呵!
这样一来,我对这戏的兴趣更深浓了。
旧社会的人们之相信有鬼,或者说希望有鬼,是由种种社会条件造成的。其中之一,是被压迫者的愿望。被压迫的人民,本来也是认为“好死不如恶活”的;但到被压迫得实在活不下去了的时候,那就希望死后还能做鬼,或者为了可以复仇,或者为了在鬼世界里还能生活。像阎婆惜,就是找她的三郎到鬼世界里去共同继续其恋爱生活的。就是报仇,也是一种生活。由此可知,那时候的自杀者也有两种动机。一是单纯的寻死,脱离现世的苦境,那是完全消极的了。又一种,则是到另一世界,另一方式下去寻生活;这心情是悲惨的,但也是壮烈的。
这样看来,十七世纪法国思想家拉·勃吕耶尔的那句名言,并不适用于我们过去被压迫的人民了,他说:“人只有三件大事:生、活和死。他不想到生,他苦恼于死,而他忘掉了活。”我们过去的被压迫的人民,则到死不忘活,求死为了活,并且希望死后还要活。从这里,我们从迷信中,看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恋,同时也看到旧社会制度对人民的残酷。
在新社会,人民中间还残存着迷信,迷信必须加以破除,而且必须依靠科学的宣传来进行破除。自然,文艺也有破除迷信的任务。但是,现在,使人希望做鬼以继续生活的社会条件,已经完全消灭了。所以,像“活捉”这样的戏,由大和尚这样的演员,略加改革,间或演出,并附说明,使人们能够欣赏其中特有的技术,并了解旧社会人民的处境的痛苦和对生活的热恋,我以为是可以的。也许还会有益,使人们在对比之下,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至于,须要略加改革的地方,第一,是唱词要编得通俗些;第二,那些想以恐怖取胜却只见得丑恶的“变脸”的技术,应该有适当的删削。——在旧时的演出中,那种过于恐怖的形象,与“活捉”这戏的内容,是矛盾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