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25
第4版()
专栏:

大理白族自治州
秦军光
从昆明沿着滇缅公路西行八百里,穿过那起伏的大山和河流,便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下关。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人民,在山茶花、杜鹃花、油菜花盛开的日子里,欢欣鼓舞地来庆祝他们白族自治州的成立。
大理白族自治州包括大理、洱源、邓川、云龙、凤仪、宾川、永平、剑川、鹤庆、巍山、漾濞、祥云、弥渡、永建十四个县和下关市。在这个广大地区,居住着白、彝、傈僳、回、苗、傣、纳西等民族近一百六十万人口。其中白族人口计有五十二万多人,占总人口的30%以上,他们多分布于金沙江以西,澜沧江以东,滇缅路以北地区。
富饶的物产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个富饶、美丽的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大部地区四季如春,宜于生长各种农作物。这里生长稻谷和小麦,也出产杂粮和棉花、甘蔗。洱海边下庄杨国太的小麦每亩平均七百多斤;最高产量有的达一千零九十斤。邓川西湖乡的油菜籽也产到五百四十斤;平均每亩达三百七十斤。宾川是云南棉花主要产地,今年平均每亩产到五十多斤。在这个地区也可种植亚热带作物:咖啡、木棉、甘蔗、金鸡纳霜,还有奇特的黄豆树。这里的蓖麻由于四季长青,也长得像树样粗。这里的乳牛也是全省最多的地方,尤其是邓川县几乎每一个农业社都有成群的乳牛。乳扇、乳饼、乳酪随处都可买到。邓川的德源冈还产一种“蕖?草”,牛吃了以后牛乳特别多,制成乳扇味儿也好。白族自治州的宾川、大理还是水果之乡,宾川的蜜桔、黄果比外地的蜜桔和广柑都不逊色,大理的雪梨比北方的美味鸭梨要好得多。一旦交通方便了,这些东西都可行销全国。
不仅如此,靠洱海边上的大理、凤仪、邓川,还盛产鱼类,特别是弓鱼,还有稀有的油鱼和丙穴鱼。洱海,这个高原上的海,整年整月的飘浮着渔船,沿海居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鱼。白族人民常把美丽能干的姑娘称为“弓鱼家的姑娘”,把不爱劳动的男子讥笑为“难看的鲤鱼”。
迷人的风光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个美丽的地方。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物。如果你冬季来到这里,有盛开的茶花;这里杜鹃花是什么时候都有开放。如果你5、6月里来到这里,可以看到苍山的白雪和洱海边的金色的麦浪,在那时,邓川山下的蝶泉是个好游的地方,成千上万的蝴蝶在蝶泉边几棵树上,首尾相衔从树叶上垂下来,蝶泉清清地从树下的池塘里流出来。如果你在7、8月间来,可以在雨后观看悬在苍山腰间的玉带云,这种白云如带,长百多里,经久不散。如果你在9、10月间来,在大理真是风吹十里桂花香。在9、10月间,在洱源县你可和白族人民共同观看奇特的“鸟吊山”,在那阴云遮着深空的夜里,白族人们点起篝火,使空中出现彩霞般的色彩,各种鸟儿群翔而至,至天明始散。这里的古迹也述不胜述。不管你什么时候来,总会饱赏这个地方的迷人风光。在这里有“家家养花、户户流水”的传说。在白族自治州的大理县的大理石合作社里,你日日夜夜可以听见磨制大理石的响声。苍山十九峰,峰峰都出大理石。这种大理石经人工磨制后,可以成为自然的山水画,有的还成鸟兽形,非常动人。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白族人民积极地加以开采,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品种已增加到七十多种。解放前是萧条待毙,现在是供不应求。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个有文化的地方,远在唐初他们就建立了南诏国,也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大理国的前身。在悠久的岁月中,白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有名的爱情故事诗“望夫云”,说的就是南诏时的故事,还有“美人石”、“蛇骨塔”和“三月街的来历”等,都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对自由幸福的追求。白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几乎到处都有口头诗的流传,他们有很多抒情的诗句,歌唱他们自己的劳动生活和爱情,歌颂着共产党。
斗争的传统
这里的人民,他们为了追求自由和幸福,曾和反动阶级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斗争,在清代有以回族为首包括彝族、白族的反对统治者的斗争。这里的人民历史上曾多次建立过政治联盟,击退了异族反动统治的侵略。红军北上抗日经过这里的剑川县时,曾得到这里人民的帮助。解放前在党的领导下,这里的人民曾经进行过游击战争和地下斗争,并建立了滇西北人民政权。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曾进行了各项民主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特别是去冬今春,90%以上的各族人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康庄大道,使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起了根本的变化。
在各项斗争和改革中,大理地区的党培养了兄弟民族的干部四千多人;其中包括白、回、彝、苗、纳西等民族的干部。近几年来,在兄弟民族地区建立了党和团的基层组织,发展了大批的党员和团员。他们在各项工作中起了很大的骨干作用。
幸福的生活
已经合作化了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人民,积极地改变着历史上遗留下的贫困生活,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高原地区缺水,如果要获得丰收,就要兴修水利。今年,他们在党委领导下,以小型水利为主,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样的水利工程。今年全区新修和整修的水利工程一万八千多项,可增灌二十九万多亩田地。使得许多地区的农业社消灭了旱灾,保证了90%以上的社员增加了收入。白族聚居的大理县三十多个农业社连年获得增产。呈庄村的一百二十八户白族,过去够吃的只有六家,现在不仅全村够吃,并且还卖余粮十五万斤。
可以预料,实行了民族自治以后,这里的人民定会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民族特长,更积极地劳动,把生活过得更美好。(附图片)
中央民族学院预科二部的白族学生段情景(右)和杨林(左)在阅览室里看画报。 本报记者 纳一摄
这是海拔二千公尺的洱海。洱海在大理东面,是云南高原上的第二大湖。鱼产丰富,航运便利;水力充足,可供发电和灌溉。
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全国闻名的大理石就产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这是当地妇女把开采出来的大理石加工,做成日用品和装饰品。 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