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贴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25
第8版()
专栏:

“贴金”
秦渭崇
最近以来,到前门外走走,感到这个繁华的商业区有很大的变化:前门大街、大栅栏、鲜鱼口都焕然一新了,连全国著名的多年不修饰门面的同仁堂的门前,也光彩夺目了。还有许多商店,正在争相油饰门面。人们说这是公私合营以后出现的新气象。其实,这“新气象”不仅是北京,许多城市都有。
随着这种“新气象”,也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油漆彩画工人异常缺乏,要油饰门面的商店得排队挂号。涂料供应更加紧张。
“有金贴在脸上,有钢使在刃上”,是民间流行的一句老话,其中包含有“物尽其用”的意思,也有讽刺钱用得不得当的成分。店铺合并,如果门面过于破旧,修饰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不首先改善经营,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把资金用在正当的地方,而一味注意装点门面,花去许多钱。这未免本末颠倒了吧!
自然,谁也不能否认,公私合营了的商店,几乎是百分之百地做到了真正的“言不二价,童叟无欺”,服务态度也有了改变,使得顾客满意而来,满意而去。但是,有的却表里不一致。单从门面上去看,都是花红彩绿,耀眼眩目;而在那油饰粉刷的后面,却还有不少使人不能满意的东西。
过去,私营商店有一些好的传统,如送货上门,在合营以后被涂刷掉了,就是连一些起码的东西,也被涂刷掉了。譬如说,买东西不让顾客挑选,尤其是水果之类。起售点也提高了,非半斤一斤不卖。过去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在却要让顾客跑几个柜台。有时候,还要顾客吃“搭配”之苦。再如企业的行政管理费用(不包括职工薪资),在同样情形之下,比过去增多了,有的甚至增加了一倍以上,等等。
当然,顾客固然在进门之前,会看看门面,看看字号,但他毕竟是要来买点称心的东西。或者像某些人说的,油饰门面有三大好处:一可以增加城市的美,二可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三可以表现欣欣向荣的气象。这种说法也许是不错的。不过,月盛斋的出名,引人注目,还是因为它的酱牛肉有独特的美味,东来顺的招人喜欢,也并非因为它光线很暗的楼上楼下有什么光彩之处,而是在于它的涮锅子。
还是多在“内容”上下点功夫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