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潮汕侨乡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29
第4版()
专栏:

潮汕侨乡散记
韩萌
潮汕,可爱的华侨故乡。
潮汕,是一个粮仓,是一座果园。侨眷众聚的侨县——潮安、澄海、潮阳已经一跃而成为“粮食丰产千斤县”;揭阳县的劳动模范林炎城,因创造了全国双季水稻高产纪录而闻名全国。平原上的甘蔗,一望无际,山上的蜜柑,年年开花结实。生活在这里的侨眷,收入年年增加,农业合作化以后,他们彻底翻了身,生活大大改善了。华侨回到了祖国,都能够安居乐业,积极地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这里所记述的,只不过是我最近到潮汕侨乡所见到的许多新鲜事物中的几件。
荒山变成果园
爬了半天高山,我们才到了普宁县大南山华侨集体农牧场。
大南山是潮汕地区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自从彭湃烈士在这里撒过革命种子以后,一、二十年来,无论哪个革命高潮时期,这里都建立过革命根据地。这山上的居民,受反动派摧残甚烈。山上的乡村,曾几度被烧光。大革命失败后,还有不少革命者从这里飘流到南洋各地去避难。
1954年8月,政府为了收容被外国政府驱逐出境的难侨,特地选择在大南山上建立了这个农牧场。
大南山华侨集体农牧场现在有两个场。第一场是最早建立的。起初只来了七个人。他们到了山上,选定了在大革命时代被烧毁了的分水村的废墟作为场址,筑起瓦房,开垦荒山,种植水果和牧养猪牛。1955年下半年,才在离第一场几里远的另一个村的废墟上,建立了第二场。他们计划在1957年还要增辟第三场。现在,场里有华侨职工一百人,有家眷十六户,小孩六十个。场里设有托儿所、小学、夜校、保健室,都由难侨和归侨主持。场里还分配场员专种蔬菜、专制豆腐,尽量满足场员对住、食的要求。场员的工资,平均是二十二元,因公受伤、休养时照发工资,非因公受伤的,休养时也由公家贴发伙食费。不久以后,那条通过这里的公路修通了,这里将会变成一个比现在更加欢乐的山村的。
带我去参观的李甲阳副场长,指着果园对我说:“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现在,已种下蜜柑一万四千多株、菠萝二十万株。今后,要重点发展种柑,计划种一千二百亩。其他的短期收成的苎麻、木薯也要适当发展。估计到1957年,可收价值三万元的柑和菠萝。到1959年就可企业化了。我们这里的柑,活到八、九十年还会结实的,你想想,我们的前途多远大哪!”
我访问了几位难侨和归侨,他们来自泰国、马来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有六十多岁的,也有一、二十岁的。他们大都能看到农牧场的远大前途,尤其是那些在泰国和马来亚受尽摧残的难侨,他们都决心把家安在这里了。年近六十的老难侨何木成说:“政府原来要送我去养老院,我不去。你看,我还有不小的气力呀!我十多岁时,因为家贫,飘流到泰国去谋生。在泰国四十多年,我当过苦力(工人),也当过头家(老板),甜咸苦涩都尝过。年老了,缴不起四百铢的随身证,就被抓去关了几次,最后还被驱逐出境。回到祖国,鸦片戒了,身体变健壮了,难道好意思去养老院白享福,不,不,我们要把大南山建设成一座大果园哩……”
是的,这农牧场正是开发富饶的大南山的一面旗帜!
“景星楼”的诞生
“景星楼”是普宁县泥沟乡一座新楼房的名称。它的主人张景才,是在泰国万佛岁埠经营小饭店的华侨商人。他去泰国谋生已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来,钱赚不多,却生下成打的儿女,这事情使他的妻子日夜忧愁。原来他家乡所有的那一间房子,只够放置一张眠床、一张八仙桌、几条椅子和筑一个炉灶。房子既矮又黑,夏天更变成个大蒸笼。有一天,“叶落归根”,全家回国,住到哪里去呢!因此,他们全家人,十多年来都有一个理想:建造一座足够全家安居的大房子。
这几年,张景才的生意有了发展;家乡解放后,物价又稳定下来,他们要建屋的雄心愈来愈热了。到了去年,连地址也初步确定了。张景才原有一小块祖遗的田,在村外,近山、靠水陂,本来是不适合建屋的。但是,他们一想起解放以前,华侨回乡建屋要物色一块好屋地,价钱高昂得令人想都不敢想;有时高价买来,却因为屋地的前后左右有人想敲竹杠,多方阻难,结果有钱也建不成,他们也就只好安分守己了。
正在这时候,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了,张景才他家加入了高级社。社主任张明汉知道了他家打算建屋,很是高兴,便主动地来找他们,告诉他们,村外他家那块屋地邻近水陂,将来要建水电站,一定很吵闹;要建屋不如找其他地点。还说:“现在,我们全乡一千多户农民都加入了高级社,田地都公有了,华侨要建屋,可以随意选择地点,社一定会帮忙解决的。”乡长张瑞光等知道这事,也来帮助选择地点,最后,才选定了现在这块好屋地。这屋地八分多阔,地价只四千多元,买地的手续也非常简便。
买定了屋地,张景才就从泰国汇款回来建造,而且提出要建造“四点金”式的(二厅六房)。他的女儿是个初中毕业生,认为“四点金”式的屋,花钱多,又不实用;从他家人口多、而且多是华侨子弟这个特点看,如果能建成楼房,房子又多、也会更合华侨青年的口胃。于是,她一面写信劝说父亲,一面请县建筑工会来建造。结果,就设计成了现在的“瓦双虎叠楼”式的楼房(二厅十房)。县侨务科知道了这件事,忙转请县人民委员会批准调拨建楼房所需的一百多包水泥,大力支持。建筑工会主任亲自带领工人来建造,不断研究节约材料、提高质量的问题。这样,在工人和农民共同帮助下,只经过三个月,只花一万六千元,一座堂皇的“景星楼”就落成了。
“景星楼”的主人引我登楼,自豪地对我说:“如果不是解放,又不是加入了高级社,我们要想建这样的房子,要想建得这样顺利,可能吗?”
“群侨亭”的来历
在潮安彩塘乡坽头村的田野上,不久以前,出现了三个新雨亭——群侨一亭、群侨二亭、群侨三亭。在亭门上,写着一付红对联:“走合作化光芒万丈,祝毛主席福寿无疆”。
这一付对联的内容,确实道出了这群建造雨亭的华侨的心里话。原来是,坽头村有个新加坡归侨谢宝升,向来对家乡的文化事业很是关心。解放前一年,他从新加坡回来,就和一些同乡打算在家乡兴建一所小学校,可是,那时候,物价一日三涨,安全又没保障,他只好扫兴而去。解放后不久,谢宝升又怀着这个想望回到家乡,这一次,他们的理想实现了,人民政府支持他们建起了几座校舍,小学校办起来了。这事情给谢宝升很大的教育,他安心住了下来,带动侨眷,组织了一个互助组,干出了成绩,受到奖励,自己也当选了乡人民代表。
在普选的时候,乡里的农民纷纷提出要求,要求政府能在田野中建三个雨亭,给农民避雨、避太阳,也可给过路的农民歇息。谢宝升看到政府一时还没能力来满足农民这个要求,他便主动地向乡的党、政提出建议:由他去发动新加坡的同乡华侨乐捐建造。这建议被接纳后,他就写信向远在新加坡的一些同乡商人和职工进行募捐,不久,果然乐捐了几百块钱汇回来了,谢宝升自己再添捐上几百元,在农民兄弟的支持、帮助下,这三个由华侨捐款兴建的新雨亭就建成了。
这就是“群侨亭”的来历,而这种由华侨热心兴建的公益事业,在潮汕侨乡,是到处都可以见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