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谈“服务性行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07
第3版()
专栏:

  谈“服务性行业”
  天衣
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有那么一个“心眼”多多地向着人民的话,就不由你不认为服务性行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
譬如我们打算在离热闹市区较远的地方盖几座大楼供办公之用,这几座大楼中就有成百上千的人在那里作事,和更多人数的家属在那个地区的一带生活着。这几千人要吃,吃各式各样的东西;要用,用名目繁多的日用品;还有不同爱好的文化生活的要求,还有生活上的其他需要,像理发,洗澡之类。对“服务性行业”注意得不够,往往使得到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去办公的人,感到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领导服务性行业的有些同志对我们过去的传统不感兴趣。北京西郊有一个餐馆,规定顾客必须先定菜、付款、领号码牌,这三个手续办完了,自己找空位子去等;还不仅仅是等,还要一刻不停地注意叫唤号码的地方;等到你的号码被叫上了,就凭号码牌自己去领菜。这个办法大约和机关食堂行的那一套有点类似,只是更繁复了一些。我们在这个地方一点也看不见“服务性”的气息。
上海是服务性行业最集中的地方,有丰富多样的关于这个行业的经验。很长时期,我们没有重视这些经验。只是在去年有一位受顾客欢迎的理发师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代表了,才给人以强烈的“行行出状元”的感觉,并使服务性行业得到社会舆论的重视。可是,理发这一行业,已经有七年没有人“收徒弟”了,从前的徒弟,现在也已经是师傅身份。新老师傅的后面,都没有接班人。
在北京住久了,时常为着有些饮食业的“服务水平低下”,人为地造成座客久等,以致拥挤不堪而大大生气。今年10月中在上海逗留了几天,就马上感觉到上海饮食业的服务水平要比北京高得多。但是上海的饮食业存在着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就是“老合营”(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经批准为公私合营的几家)与“新合营”之间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资制度:前者是工资制,后者是拆账制,后者要比前者拿多得多的报酬。“老合营”跑前一步,反而吃亏不少。据我看,“老合营”是上海一些较有名的餐馆,职工们的服务水平一般都很高。日用品尚且要实行“优质优价”,劳动者为什么得不到公平一些的待遇呢?
我们更为上海的有些“特色”非但没有发扬而且正在消失的情况惴惴不安。在上海居住过的人,都知道要吃一些点心,只要跑出弄堂(胡同),立刻可以解决问题,现在因“合作化”,归并很多,已不是那样称心如意了。上海有种类繁多的流动摊子,肩挑在市民屋前,出售热点心,许多在上海参观访问过的外国朋友们对于这样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大感兴趣;其实这一类摊子现在已经减少到几乎难得碰见了。上海许多人都在嚷着:电灯坏了,找不到电灯工人来修;皮鞋破了,修皮鞋的摊子不知往哪里去了;大热天找合作社来修理电冰箱,说要过10月后(那是冬天了)派人来修。过去,市民从来不为这一类事操心的,而现在硬是困难重重。
上海的弄堂凡是有四、五十家住户的,弄堂口总会有一家小杂货店开设着。半夜归来,也能从敞着的一扇小窗里买到香烟和火柴。在这样的小店里,钮扣、针线、手纸都可以论个或论张出售,香烟甚至可以购单枝的,便利群众,真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这也是上海服务性行业的特色。当然,上海在这方面的特色还有不少。当亲眼看到有好些特色湮没了或正在走向消失,这是怪叫人痛惜的。
关于服务性行业,北京和另外的城市要向上海学习,那首先要上海保持和发扬原来具备的许多特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