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改变头重脚轻的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0
第4版()
专栏:

改变头重脚轻的现象
本报评论员
目前许多地方都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撤区并乡工作。撤区并乡是为了加强县对乡的直接领导,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乡一级的党政组织的干部力量,使其更有效地发挥基层组织的独立工作效能,以适应农业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新形势。因此,在撤区并乡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如何恰当地安排和使用区干部的力量问题。这就是说把工作能力较强的区干部统统都调到县上去工作呢?还是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派到乡里去充实和加强乡一级的领导呢?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对县和乡的工作的影响是很大的。
以前,一般地说,作为农村领导骨干力量的是区干部,他们常年生活在农村中,天天和乡社干部接触,直接领导和策划农村的各项工作,为乡社干部出主意想办法。在长时期的实际工作中他们曾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领导经验,熟悉本地区的情况。因此,要加强乡一级的领导力量,在撤区并乡的时候,应当把绝大部分的区干部安插到乡里去充实乡一级的领导,使基层党政组织能够独立地进行工作,这样才符合撤区并乡的目的。
但是,却有许多县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在撤区并乡的时候,把区干部统统都调到县里来,把原来的区委书记放在县里当部长或科长,大批区干部也都被分配到县的各个机关中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极不正常的情况:一方面基层组织(乡)的干部力量非常薄弱;另一方面县的各个机关的组织机构却过于庞大,形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浙江省余姚县在撤区并乡的时候,把原有的十二个区的区委书记和四十多个区委委员都上调到县。现在这些区委书记除有三名已经担任了县委各部的副部长以外,其余至今还没有确定职务,住在县的招待所里无事可做。二十多个区委委员被分配到县委组织部担任只同农村党员谈话而很少有实际工作可做的组织员。县委办公室调进七个区干部,其中有六个人“闲得心里发慌”。黑龙江安达县在撤区以后,把原来区委委员以上干部也都调到县里充实县级各组织机构。每个部和科都配备了四个或五个部长或科长,结果各部科的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科长之间要传阅一份文件几天还传阅不完。一个部处理一件公文也得东奔西走征求各个负责人的意见。县委组织部一共只有七个工作人员,就有四个部长。有一次要抄写一份急用的材料,恰好三个干事都不在家,四个部长因为都是部里的领导干部谁也不愿做这个具体的抄写工作。这些区干部被调到县上以后,原来所熟悉的东西被搁置起来,对县的各部门的业务比较生疏,工作插不上手,由于他们在乡里跑惯了,在县上整天坐办公室也很不习惯,因此都感到非常苦闷,他们说:“到了县里,下不去(指下乡),坐不下(指坐办公室),真是活受罪!”
但在另一方面,对于乡的领导却大大削弱了。乡干部的工作能力比较低,以前在工作上遇到困难,还可以找区干部帮助解决;现在,区干部大批地调到县上去了,一般的都距离乡较远,想通个气也有困难。再加上县级机构臃肿之后,县里文牍主义又很快滋长起来,如吉林省安广县撤区并乡之后,从9月10日到20日该县的四家子乡就接到由县里发来的各样表格二十多种,而且都限期在五天内上报。最近浙江余姚县有一个乡在一天内有九个县级单位打电话索要情况。因此,有些撤区并乡的县的乡干部都十分苦恼,他们说:“区干部走了,县干部不下来,任务这样重,实在干不了。”因此他们迫切地希望能有一些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到乡上来工作。
面对着这种头重脚轻的情况,县的领导上应当怎样办呢?正确的办法应当是坚决精简上层(县)加强基层组织(乡)的领导。黑龙江省最近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和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的指示和督促下,有三十一个县采取坚决措施从县级机关中抽出大批原从区上调上来的区干部下派到乡上,担任党的乡总支书记或乡长。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至今仍有不少头重脚轻的县对于精简县级工作人员充实乡一级的领导问题,存在着重重顾虑。他们顾虑什么呢?第一他们害怕这样做会影响干部情绪,怕这些已经上调的同志对县的领导会有意见,会影响当前的工作;第二害怕这些区干部被调到乡里之后,乡干部之间会互相闹不团结,因为调下去的比较负责的区干部必然要担任乡党总支的第一书记或乡长,那么原来的总支书记和乡长就得做第二书记或副乡长,这样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闹不团结呢?甚至有的县如江西吉水县等为了单纯地照顾乡干部之间的团结,竟把已经下派到乡上去的比较负责的干部统统又调回县里来;第三是害怕削弱县级各部门的工作。他们说在撤区并乡的时候,县的各机关为了加强本部门的工作,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要了几个得力干部,现在又要调出去,他们能同意吗?会不会影响业务部门的工作?
事实上,目前许多县已经采取的坚决精简上层、充实乡级领导的措施证明,因为以上这些顾虑就缩手不前,是不对的,即使发生上面所说的问题,也是可以顺利解决的。安达县从县级各机关中抽出县委副部长三名、局长一名和科长十名(都是原来的区干部)下派到乡担任了党的乡总支第一书记以后,得到了全县许多乡干部和群众的好评;同时给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起色。被调到乡里工作的同志,都认为县委对他们很重用,他们说:“我们都是区干部,熟悉农村情况,和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愿意到下面去工作。”有的说:
“调到县里业务不熟悉,有力用不上,现在派我到乡里去独当一面,正合我的理想。”原来在乡里工作的同志,看到县里派来了骨干力量,个个心里都非常高兴,认为这回乡里的骨干多了,今后乡上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有的乡干部说:“县里常说农村工作重要,要加强乡的领导力量,可是总不派人来,这回才看到领导上的决心了。”安达县从县级机关抽出大批干部下派到乡上以后,不但没有影响县级机关的业务工作,反而使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发挥了那些“闲得心里发慌”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目前在已经实行了撤区并乡的县,有必要彻底地检查一下对原来区干部的使用情况,对区干部如有使用不当的,应当迅速加以调整,赶快消灭这种头重脚轻的不良现象。(附图片)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吴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