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对细菌形态学的研究作出贡献 浙江医学院教师创造新的细菌鞭毛染色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1
第7版()
专栏:

对细菌形态学的研究作出贡献
浙江医学院教师创造新的细菌鞭毛染色法
新华社讯 浙江医学院教授屠宝琦和讲师吕礼,研究出一种简单易行的细菌鞭毛染色法,对于细菌形态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运用这种染色法,可以在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出细菌的鞭毛。他们并且证明过去文献上关于霍乱弧菌和绿脓杆菌的鞭毛记载,与实际不相符合。
细菌的鞭毛很细,在观察之前必须经过特殊的染色,然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鞭毛的染色法是细菌学上各种染色法中最困难的一种。虽然过去国内外也曾经发表过不少关于鞭毛染色的论文,但是试用之后,都没有圆满的结果。屠宝琦教授和他的助手吕礼从今年9月起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发现过去对鞭毛染色不易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媒染剂的媒染力不够,鞭毛容易脱落,以及混在细菌中的杂质不能很好除净的缘故。因此,在这次研究中,他们就改用硝酸苯汞饱和水溶液等有机汞剂来固定细菌的鞭毛,以及因自然凝固而除去细菌中的杂质。应用这种方法来染色变形杆菌和伤寒杆菌的鞭毛,染出率达到100%。对于细菌学上认为难染色的绿脓杆菌和霍乱弧菌,也能清楚地看出。过去细菌学上所记载的绿脓杆菌的鞭毛是一根到三根,现在发现绿脓杆菌的鞭毛在一端有一根到五根;过去认为霍乱弧菌的鞭毛比杆菌类的鞭毛要粗,这次研究中却发现了相反的结果。
应用这一方法来染色细菌,在准备工作上也不像其他方法那样手续繁杂、费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