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不就地取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2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为什么不就地取材
岳西县的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储藏量约为一百八十多万立方米。长期来,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树木都是自生自灭,任其腐烂。森林工业部成立后,将这个地区划归霍山森林工业局管理,可是直到现在仍没有人为这个地方的木材找寻出路。
治淮委员会在磨子潭修建水库,农民们认为这一下木材销路可以解决了。林区距工地仅五十至六十华里,用这儿的木材支援水库建设不但可为国家节约一百五十万元,且能保证材料供应及时。若在这里修一条公路,工程费也仅只要六十万元,尚可节约九十多万元。但霍山森林工业局不但自己不来采购,同时也不许林农向工地出售,弄得林农生活无法维持。这些情况,我们曾多次向森林工业局反映,至今没有解决。木材由森林工业部门统一采伐管理是应该的,但像霍山森林工业局这种作法是不符合情理的。
岳西县县长 夏辑发 副县长 陈良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