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要爱护老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3
第4版()
专栏:党员来信

要爱护老干部
编者按:这封党员来信应引起各地党委重视。歧视和排挤老干部的现象在各地都有发生,这种现象必须纠正。老干部对革命有过贡献,并且大部分有比较丰富的斗争经验,我们必须爱护他们,要青年干部尊重他们,学习他们的长处。凡有工作热情,愿意积极工作的老干部,都必须安排他们适当的工作,并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凡确因年老需要退休的老干部,应在退休后照顾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晚年。这是我们的责任。
自从今年3月甘肃省委召开组织工作会议以后,选拔新生力量已在全省成为一种风气,这当然是很好的现象。但与此同时却在有些地区和部门产生了另一种倾向,即歧视和排挤老干部的倾向。有些人忽略了老干部经过长期的革命锻炼,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这一主要方面,仅仅抓住了某些老干部年老、体弱、文化不高的弱点,并把这些弱点夸大到了不适当的地步。有这种思想的人,他们满以为现在既然有了广大的年轻的有文化的新干部,就可以不要那些年老的文化低的老干部了。他们忘记,现在的这些年老干部都是多年以前的青年干部。现在的这些青年干部,过几年也还是要变老的。
据我们了解,歧视和排挤老干部的倾问在甘肃省平凉地区的某些县比较严重,他们已开始对某些老干部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他们动辄就批评老干部如何如何,很少提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不但在选拔领导骨干时很少考虑到他们,就连他们原来担任的工作也不让作了。庆阳县将几十个老乡长、老支部书记一下都换掉了。并且散布一些诬蔑老干部的议论。环县农业科长裴万泉当面责斥一个老乡长时说:“你愿干就干,不愿干就走,初中学生青年干部有的是。”正宁县委书记也在几次大会上(三级干部会议上、党代表大会上、县委会上)说:“正宁县的工作没作好,就是吃了老干部的亏了。”这些话伤害了老干部的感情,随即有法院院长、检察长等四个负责干部提出辞职。
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支配下,正宁、宁县、庆阳等县还将一批老年干部强迫动员回家了。环县、镇原两县各动员回家了三十余人。有些老干部因年纪过大,感觉工作有困难,组织上让其回家并给予适当的安置是应该的。但是有些老干部不愿回乡,就被强迫回乡,而回乡后又不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如宁县对宋沼堂和兰致荣两同志的处理就是例子:宋沼堂同志年五十二岁了,1940年参加工作,原任宁县盘客区区长,在解放战争时因他参加了革命,敌人杀了他的弟弟,抢了他家的粮食,拉走了他家的牲口,从此后他的神经有些失常。就因为这样,宋沼堂同志就在今年年初被硬动员回家了。该同志家中无人照顾,不愿回去,后来给了他四百元。他回家后,每天上山放羊,还背着锅做饭,结果在山上放羊时,掉下山来摔坏了腿。群众对这件事很有意见。兰致荣同志是宁县相洛乡支部书记,1947年正式参加工作,工作一贯积极负责,就因年龄大,文化低,工作办法少,也在今年2月被动员回家了。该同志家中无人,不愿回去,县上几次派人动员,最后决定发给他两月工资。该同志伤心的说:“过去爬沟溜洼有咱们呢,现在建设社会主义人家不要了”,这件事也引起干部和群众的不平。我们希望这些县能把这一工作认真检查一下,对一些处理不当的老同志能够予以重新处理。
甘肃省委组织部 刘效先、马鸿恩、莫树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