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一群粗心大意的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4
第4版()
专栏:

一群粗心大意的人
本报记者 李策
9月间,我碰见了成都市刑警大队的刘队长。他说现在街道上的市民严防盗窃分子胡作非为,协助公安人员破案成绩很好。可是有些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倒是粗心大意,有的丢了财物,有的丢了文件;给他送上门去,他还不知道。为了说明真情实况,刘队长举出了今年发生的几件盗窃案作例子。
(一)
今年2月9日夜间十点钟的光景,居民唐德明在桓候后街发现有一口无主的大木箱,他立刻叫街道上的治安委员报告当地公安派出所。派出所又通知刑警大队,刑警大队把箱子搬回来,打开一看,真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再仔细检查,里边还有几份文件,标着“党内文件,不许外传”,外加“机密”等字。从部分书本上盖的公章和写的名字,看出失主是西南铁路第二工程局的杜华庠,于是立刻通知失主前来认领。失主来了,刑警队的同志问:
“你丢的是些什么东西?”
“书。”
“有没有党的文件。”
“不知道。”
这口箱子是怎样遗失的呢?杜华庠是原工程局第九工程段的副政委。去年12月来成都,住在工程局的招待所。临走时,没有把文件从箱子里清出来,就把箱子放在对门一家姓陈的职工家属那里。这个院子住了几户人家。林兆元,原来是个兵痞,隐瞒过枪只,被判过徒刑,他发现陈家这口木箱又大又重,判定里边一定是贵重物品。于是他趁着陈家屋里没有人,把箱子搬到巷子里,打开一摸,大失所望,除一双胶鞋外都是些书。他把箱子丢下,带上胶鞋走了。市刑警队人员就是在这双胶鞋身上破案的。
(二)
今年4月4日,总府街派出所民警召集九家寄卖行老板开会。光大寄卖行的老板在会上说:
“从去年起,有个人时常来寄卖贵重呢料,有时说呢料是自己的,有时说是朋友从西藏带来托他寄卖的。最初说他叫张信光,后来又说叫黄天庆,有次还看见他胸前挂着百货公司的证章。这些呢料,到底是从那儿弄来的,很值得怀疑。”
派出所的同志告诉光大寄卖行老板留意这个人,同时派人去百货公司人事科查问。翻遍了百货公司职工的名单也查不出这个人。问百货公司“你们丢了贵重的呢料没有?”回答很干脆:“不知道”。
一天,这个寄卖呢料的人,又带上一块呢料来了。老板立刻通知派出所。派出所的同志跟着他,那个人走进了春熙路百货公司门市部,接着进饭堂吃饭去了。一打听,这个人原是门市部橱窗设计人员姚平章。
春熙路门市部的负责人听到这个消息,才大吃一惊,把全部呢料来个大盘存。清查结果,发现遗失了各种贵重呢料,约值一万九千多元。
当然不能说这些遗失的呢料,都是姚平章偷走的。经过刑警队在各个寄卖行仔细调查,姚平章偷走的呢料只值四百多元。那末其他那些呢料那儿去了呢?到现在也没有下落。
姚平章负责百货公司两个最大的门市部的橱窗设计,可是他单单偷春熙路门市部的,说来并不奇怪。人民南路的门市部发给姚平章做橱窗设计的呢料时,要注明日期、尺寸;交还时,要检收。姚平章在春熙路门市部领呢料是要多少给多少,不计尺寸,只论块数。领去一块,还回来是一块就行。至于一块呢料可以截成几块,拿去的一块是大的,还回来的一块可能是小的,这一点管呢料的人是一概不曾计较的。然而,盗窃犯是很懂得这些的。
(三)
今年8月8日上午,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第二招待所人员,慌慌张张跑到派出所报告,说是发生了盗案。刑警队人员立刻前去调查。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少尉参谋,遗失一个黑色皮包,内有现款一千多元、汇票四千八百元,更严重的是,还有盖有某师司令部关防的空白信笺四十多张和带有部队番号的信笺、信纸。有个连队指导员遗失了淮海、渡江等历次战役和解放华北、西北、西南等等八枚纪念章。另外,他们还遗失了军帽、军装、茶缸等物。他们头天晚上去看电影,回来就发现有人把门打开了,把箱子打开了。显然这个案情是异常重大的,盗窃犯拿上这些东西,他的诈骗的资本,比大骗子李万铭还雄厚得多哩!
刑警队人员侦察了现场,断定这是住在招待所里边的盗窃犯干的,于是询问招待所的主任和政委,住在招待所的是些什么人。
“不知道。”
“有登记簿子没有?”
“没有。”
“有会客制度没有?”
“没有。”
原来这个招待所的大门是敞开的,真正是来者不拒,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自由走来走去,甚至可以免费住上几天。当天走了一批人,是些什么人,往那儿去的,他们也答不出。在这种情况下,刑警队再高明的人员,也感到为难了。
过了两个来月,兰州市公安局逮捕了一个盗窃犯。因为案情与成都有关,寄来一份材料。从材料上看,这个盗窃犯叫孙宏庆,原是西藏军区的战士,因为屡次偷窃和携枪潜逃,被判处几年徒刑。今年6月间,孙宏庆从监狱里跑出来,逍遥自在地住在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的第二招待所里。就在他进招待所的当天晚上,他偷了军官的东西,第二天早上把赃物清理好,从容不迫地随着当天走的人们,离开了成都。然后就穿上军装,胸前戴满了纪念章,随意填了几张空白信笺,开始了他的诈骗活动。
无论招待所的主任也好,政委也好,甚至一般工作人员,料想不到他们白白地招待了这个盗窃犯,还给他们惹出这么多麻烦。
够了,用不着再多写了。这些例子足以说明这些机关和工作人员粗心大意的严重情况。古人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发现遗失文件、财物的机关,今后就应该定出制度加以防范了。(附图片)
沈同衡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