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新企业源源投入生产,旧厂矿面貌一新 鞍钢提前完成五年计划 四年中总产值提高二点三倍,总成本降低一亿三千多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5
第2版()
专栏:

新企业源源投入生产,旧厂矿面貌一新
鞍钢提前完成五年计划
四年中总产值提高二点三倍,总成本降低一亿三千多万元
新华社鞍山14日电 新华社记者徐放报道:鞍山钢铁公司提前一年零一个月达到了1957年的生产总值水平。商品总成本和主要产品中的生铁、钢材的产量,也都提前达到了1957年的水平。此外还有锰矿石、铸铁管、铁合金等六种产品产量达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指标。
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11月底,鞍钢生产的总产值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提高了二点三倍,钢材产量提高了一点八倍,生铁产量提高了二点三倍多。在近四年中,鞍山钢铁公司采纳了职工们提出的三万七千多件合理化建议,创造了将近四千万元的财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在迅速提高,今年11月份鞍钢每一个工人平均能创造二千四百四十多元的价值,比1952年11月增加了一千四百五十多元。
鞍钢在苏联政府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设了许多新的厂矿。从1953年到现在,已经有五座新的自动化高炉、八座新型的炼焦炉和十几座新建、改建的平炉投入了生产。新建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第二薄板厂的生产能力都超过了原来的设计标准。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近四年中,鞍钢的职工用高度的热情和智慧日新月异地改变着许多旧厂的生产面貌。解决了初轧厂大马达长期以来存在的发热等问题,并且改造了连轧机,从而大大提高了初轧机的生产能力,使今年11月份全厂每小时轧钢的数量比1952年平均提高了89%。过去劳动条件很坏的小型轧钢厂、装钢、推钢、压延、卷线等工序,现在大多已经改成机械化自动化。在鞍钢许多厂矿的现场上,可以看到过去那些笨重的人力劳动已经由机器代替了。
鞍钢的职工们学习了许多苏联新技术,也互相交流了不少先进经验。炼铁厂使用了高碱度的烧结矿,推行了蒸气鼓风和高风温操作等新技术以后,高炉利用系数今年1月到11月平均达到零点七三五,同1952年的零点八七三比较,生产能力提高了22%。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量也从1952年的八百九十七公斤减少到七百六十公斤。炼钢厂自从把七座平炉改为铬镁砖炉顶以后,更有效地推广了快速炼钢的先进经验。第一炼钢厂今年1月到11月份平均每平方公尺炉底面积所生产的钢锭量已经从1952年的五点七八吨,增加到七点一七吨。
新华社鞍山14日电 鞍山钢铁公司到11月底为止,已经提前一年零一个月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降低商品总成本的任务,共计为国家节约了一亿三千六百七十多万元。
鞍钢商品总成本的降低,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地降低了固定费用和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定额的结果。在1952年鞍钢平均需要五个工人所创造的价值,现在只要两个工人就能够完成了。在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定额方面,1952年每炼一吨钢铁需要八百八十三公斤焦炭,而今年11月只要七百二十九公斤;每炼一吨钢所消耗的钢铁原料,也比1952年减少了三十公斤以上。钢铁工人们还开展了节约运动。今年到11月底为止,全公司降低的成本总额比去年实际降低成本额增加了将近一倍。
目前,鞍钢许多厂矿还在进一步制定节约措施计划。化工总厂原定第四季度比计划降低成本六十多万元,厂长、党委书记组织职工讨论,提出了五十二项节约措施,到12月初,降低成本的指标增加到了一百六十万元。炼铁厂原来认为今年的成本将超支八十万元,可是经过职工讨论之后,不但可以不超支,而且可以比计划降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