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芒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5
第4版()
专栏:

芒市
芒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首府,和我们的友邦缅甸毗邻,距中缅两国国界只有几十公里路程。芒市四面环山,气候是亚热带,现在,在祖国的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而这里还温暖如春,鲜花盛开。这里的居民是傣族和汉族,1952年还只有七百九十九户,现在已在千户以上了。远在古代,这里就是我国通往缅甸的道路之一,不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和缅甸联系都很密切。但由于反动派的统治,这种联系不断受到阻挠。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队由缅甸侵入,芒市曾受到极大的破坏,几乎成为废墟。
解放后,芒市新生了。仅去年一年,国家投入基本建设方面的资金就达七十八万多元,建筑面积约有一万四千七百多平方公尺。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的办公大楼、中共德宏工作委员会、民族医院、新华书店、贸易公司……都相继建立。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共三层,是市内最高大的一个建筑物。市内还有潞西民族中学,开办于1952年,是整个自治州成立最早的一所中等学校。最初,来这里读书的只有六个人,今年春季已达五十人。市的东北部,还有一所民族医院——潞西民族医院。院内除设有门诊部外,还有一个住院部,能容五十张病床。医院的设备比较完善,有万能手术床、太阳灯、显微镜等仪器设备,一般的剖腹手术都可以做。医院里的护理员,有傣族的,也有景颇族的,内科、外科、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她们都能担任,有的已能担任大手术的助手。芒市的西南部,有新华工厂和德宏热带作物试验场。新华工厂生产糖、酒和粉丝。在德宏热带作物试验场内,培植着多种亚热带的植物,场内有广阔的林地和各种作物的苗圃。
这里的居民,都有赶街的习惯。街期五天一次,俗称“街子天”。赶街的人,平时在三千左右。丰收以后,人数可达七千。来这里赶街的,有傣族、景颇族,也有傈僳族和汉族的人民。从山上来的景颇等族的人民,背来了傣族需要的茶和烧柴,傣族和汉族则供应他们需要的日用品。在这里,人们能够买到上海的花布,天津的毛巾,广州的胶鞋,重庆的牙膏、肥皂等两千多种商品。
中缅两国成千的边境人民,最近将在这里举行联欢大会。可以相信,通过这一广泛的联欢活动,中缅两国边境人民的传统友谊必将进一步发展,芒市,也要在中缅两国友谊史上留下它光辉的一页!(附图片)
芒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首府,又是连贯中缅两国的“滇缅公路”的必经地。市内风景极为幽美。这是芒市著名的佛塔——“风平金宝塔”,具有傣族人民传统的建筑艺术特色。 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