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中共东乡县委改变“头重脚轻”的有效办法 抽调得力干部充实农村党组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6
第4版()
专栏:

中共东乡县委改变“头重脚轻”的有效办法
抽调得力干部充实农村党组织
本报讯 据江西日报报道:中共东乡县委最近一个时期从县级机关挑选了一批有经验的党员,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量,改变合作化后农村工作日益繁重,而县委对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未能相应加强的状况。这种作法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东乡县在去冬实现合作化后,为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取消了原八个区的建制,将原八十六个乡合并为二十七个乡。随着撤区并乡,大批区和乡的领导骨干,被提拔与转到了县级各单位或各企业部门。仅县委机关内就有区委一级干部二十多人。县人民委员会各局的局长以及企业单位的经理,大多配备了三个。合作化与撤区并乡后,在农村中虽然也出现了不少新生力量,但他们大多数缺乏管理集体经济和党的政治工作的经验。乡的任务较前繁巨了,而乡的领导力量却没有相应地加强。
在这期间,东乡县委曾采取派出工作组的形式,协助各乡开展工作。但由于工作组和乡的党总支之间职责范围难以划分,工作组成员又调动频繁,多数人产生了“作客”思想,工作中不是偏于包办代替,便是放任自流。因此,工作组对于发挥农村支部的堡垒作用,培养乡干部工作能力,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作用都不大。据当时检查,全县二十七个乡的党总支,绝大部分没有建立起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制度,许多乡的支部委员会长时期没有开过一次会议。县委发下的指示与工作计划,常常因为无人负责而积压起来。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虽然积极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今年夏收预分时,县委曾再三指示强调贯彻“少扣多分”的原则,但是,全县五十八个高级农业社中,有三十三个因为不了解这一原则的重大意义,没有认真执行,以致出现了多扣少分的偏向,造成社内不团结、社员劳动热情显著降低的现象。县委虽然采取了措施补救,仍然不能完全挽回这种作法的不良影响,全县夏种只完成计划的71.3%。
今年9月间,东乡县委全盘分析研究了农村情况与改进工作的办法,决定除县委本身加强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克服领导上的主观主义外,还必须同时扭转上层机关人员多,乡级力量薄弱的“头重脚轻”的状况。为此,县委在县级机关和企业部门内,挑选了二十七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下调各乡担任党总支书记,还把原八个工作组的一百二十名干部,分到各乡担任具体工作。这一措施大大鼓舞了乡村干部和群众。
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加强以后,党的核心领导已日益加强。全县二十七个乡的党总支在这一时期,都建立了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工作制度;农业生产和合作社、党群、财经、文教卫生等经常工作都有人专管;研究工作、学习与汇报的制度也大体确立了;党的政治工作较前大大活跃起来。同时,因为层次减少,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能及时反映上来,县委的指示,决议的贯彻执行就更为及时全面了。11月初县委布置粮食工作、冬种、农业社年终分配等任务时,各乡都能根据本乡情况,妥善加以安排,大力宣传贯彻有关政策。到目前止全县六十个高级社年终分配结果,除有两个受灾社外,其余的都正确地贯彻了“少扣多分”的原则;原来预计难以完成的三十九万六千二百余亩冬种作物已全部种下;粮食统购和统销工作也在正常地进行,未发现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