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彩坊到处耸立 红旗迎风飘动 凉山彝族人民欢迎慰问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6
第4版()
专栏:

彩坊到处耸立 红旗迎风飘动
凉山彝族人民欢迎慰问团
新华社昭觉14日电 新华社记者于竞祁报道:正在凉山各地慰问的中央慰问团第二分团,从11月26日起,已经分路到了昭觉、喜德、越巂、普雄、美姑和金阳等县,深入地展开了慰问活动。
第一路人员12日下午到达凉山最大的平坝——布拖。在这个长宽各十多里的沃野上,这天到处耸立着彩坊,飘动着红旗。一万人的欢迎行列和不断的欢呼,使这里充满了欢乐的景象。
布拖是彝族人民中“松地人”(他们在语言、服装、风俗习惯上和别处有些差异)的主要聚居区。11日晚上,当慰问团即将到来的消息传出后,人们立刻把喜讯连夜送到平坝上各个村庄。慰问团人员一到,人们吹起“沙那”(类似唢呐),打起锣鼓,姑娘们穿着心爱的衣裳,来迎接慰问团。六十八岁的老人海日夏之拿着自己买布做的一面彩旗,见到慰问团后和群众一齐高呼“毛主席瓦瓦库!”(毛主席万万岁)。
这些日子,慰问团在各地举行了慰问大会和各种座谈会,把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带到了凉山各个角落,把礼品、寒衣、粮食和纪念章赠送给彝族各阶层的人民和在凉山工作的各族干部。
慰问团访问各阶层人民的时候,人们把自己今天的生活状况报告给中央和毛主席的代表。在昭觉,当副团长王一夫等在这个县最先建立的南坪农业生产合作社访问的时候,社员拿出了过去奴隶主统治他们时期所用的铁链,也展览了他们今年劳动的成绩。这个由三十多户过去的奴隶、半奴隶组成的高级农业社,今年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了30%,有十几户过去的奴隶搬进了新居,每个人的收入折合人民币六十四元,而过去他们一无所有。
慰问团在凉山各地的慰问,鼓舞着广大群众、干部和上层人士。人们纷纷提出了继续完成民主改革和发展互助合作的计划。在美姑县附城区,许多农民都在申请加入农业社,有的还把房子修到农业社附近,有的初级社已经提出了转为高级社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