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突尼斯访问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7
第5版()
专栏:

突尼斯访问记
李学纯
(七)突尼斯国立图书馆的变迁
伊斯兰历元旦的前夕,我们参观突尼斯国立图书馆。这一天,突尼斯人都穿上他们民族的节日盛装,头戴红色小毡帽,身穿白色无袖而肥大的长衫,姑娘们都穿上白衣红裙。家家宴请亲友,吃他们民族的节日盛餐“古斯古斯”(一种用鸡肉和小麦作的饭)。
当我们乘车去图书馆的时候,清真寺的香烟迎面扑来,使人有如入仙境之感。突尼斯国立图书馆,位于突尼斯市阿拉伯区的中心。由于是元旦前夕,图书馆里除馆长为了迎接我们而留在那里外,没有读者和职员。
突尼斯国立图书馆建立于1883年,但这座图书馆的历史并不能代表历史悠久的突尼斯的图书馆事业。突尼斯远在公元前八百年,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第一座图书馆,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可惜这座图书馆在公元前146年被入侵的罗马军队焚毁了。
现在的突尼斯国立图书馆的规模并不大,共藏书五十万册,包括七十二种语言,它的阅览室可容五千读者。但是它的历史却表现出了突尼斯独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独立前,这座图书馆是法国殖民主义者向突尼斯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图书馆的一切都法国化了,馆长是法国人,三十五个职员中有三十个也是法国人,图书馆里虽存着大量的阿拉伯文的古典书籍,但突尼斯读者却只准读法文书,阿拉伯文书籍上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法国殖民主义者企图借此来埋葬悠久的突尼斯文化。法国人为了限制突尼斯人到图书馆来读书,专为突尼斯人设立了一间肮脏不堪的又小又暗的阅览室。法国馆长甚至还污蔑突尼斯人是小偷。
独立后,也就是说仅仅几月前,突尼斯人民从法国殖民者手中收回了这座图书馆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的读者比独立前增加了一倍多,三十五个职员中有三十个换了阿拉伯人,过去的图书卡片全部是法文的,现正在改成阿拉伯文,几十年来被埋在灰尘里的阿拉伯文书籍被放到了最显著的位置。馆长也换成了突尼斯人。
当我们要离开图书馆的时候,馆长再三表示希望和中国图书馆建立联系,他说:“突尼斯人民都希望读到中国的书籍,他们不仅要求研究突尼斯和非洲,而且要求研究亚洲和中国,研究孔子和孟子,研究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经验。”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